“祖志,祖志,说的不错,这既是祖将军的遗志,也将是祖父的遗志。假若将来复儿能够驱逐胡虏、恢复中原,阿翁也有脸去见将军了。”说毕,周盛又是泪如雨下。
小霖闻言惊愕,她这才意识到今晚阿翁是在交代后事,她轻唤道:“阿翁”然后便说不下去了。
而周复不知道该怎么接下去,现在的他还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人吗?或许这个肉身是,而这个心灵呢?他心里清楚,消除民族仇恨,实现民族大融合才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但是,现在怎忍拒绝祖父的遗志呢?
周复只好说道:“阿翁,孙儿若是有能力,定要恢复中原,让这天下成为大同世界。”
周盛深深看了周复一眼,叹道:“复儿志向不小啊。”
沉默了一阵后,周盛又说道:“曾经阿翁也对你父亲说过这些话,他听后便决定参军,那时你尚在襁褓之中,阿翁不同意。后来桓温第三次北伐,你应该记得,那时你也已经快十岁了。”
“记得,父亲那日执意要走,说是这次若不北伐,将来再无机会了。”周复也想起了六七年前的事情,父亲的面容已经有些模糊了,他忍不住哀恸道:“可是他一去不复返,母亲也忧思成疾,病逝了”
“这都怪我!当年阿翁若是能够坚持己见,不让你父亲参军,你也不至于年少失怙。这几年阿翁逐渐想清楚了,北方这十几年间逐渐被秦主苻坚统一,秦国国势强大,大有浑一宇内之势。收复中原之事不可过急,一定要静候时机,徐徐图之。”
“阿翁去后,复儿当勤学苦读,学祖逖将军闻鸡起舞。院子里的大树下埋有一个陶罐,里面有几枚金饼,可供你读书。家中还有几卷兵书,是祖逖将军遗物,一并传给你。你若学有余力,可到习家借书观看。当年阿翁与前代习家家主有些交情,借书之事应该不难。”
周盛越说越多,因为他知道自己随时有可能离开这个世界,趁着最近身体好转要把该说的都说了。“还有一事你一定要答应阿翁。”
周复含泪点头,哽咽道:“阿翁只管说,孙儿定然遵命。”
周盛微笑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阿翁希望在去前能够看见复儿早日成婚。”
“这”周复脸色通红,“急切之间找谁家女儿成亲呢?阿翁尽会说笑。”
“哈哈哈”周盛大笑,气氛变得不像刚才那么压抑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说完周盛指了指小霖。
“什么!”周复吓得跳了起来,“这孙儿一向视小霖如同亲妹妹,这怎么可以呢?”
周复连话都说不清了,小霖也羞得抬不起头来。
周盛却不管他们,反而自顾自地说了起来。
“十几年前,那时你不过三四岁,岘渡村来了一个妇人,身边带着一个两三岁的女孩在村中乞讨。阿翁见她们可怜,便让她们住了一段时间。过了一段时间,那妇人便留下了那个女童,还有一根金钗并一封书信,从此再也没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