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衙大堂中
吴普坐在左侧,李柔坐在右侧。
赵瑾的坐上主位,问道:“吴公有何事?”
吴普一改之前的怒气,缓缓道来:“我这徒儿不会撒谎,说是为了买些菜,那商贩卖光了,家中还有个得了痛痹的老伴,她便跟人回家拿,顺便看看病症如何。”
赵瑾其实已经知道些许内幕,却还装作一幅刚刚得知的样子。
“原来如此,虽说是善心,但天下动乱未平,哪怕是关内也是贼匪群出,此时行事最要紧的便是安全。”
“老朽也正有此意,好生教训了一番,但我还有另一事要与大人商量。”
听到这句话,吴普对面的李柔脸色羞红,低下头去。
“吴公有何事务尽管说,我能做到的便一定相助。”
吴普笑道:“大人觉得我这徒儿如何?”
赵瑾是有心理准备的,从入大堂看见这架势便知道会如何,但还是有些支支吾吾。
“李姑…娘人美心善,自是极好。”
“那老夫便有个不情之请,如若大人尚未婚配,将她嫁于大人如何?”
“这…这儿女之事先不急,等诸多事务安顿下来再谈。”
吴普不给他讨价还价的机会,看出两人暗生情愫却迟迟不捅开那薄薄一层的窗户纸,十分难受。
“大人若信任老夫,我可以做媒人,定个良辰吉日,便迎娶上门如何?”
突如其来的一招让他措手不及,喵了眼在自己左侧李柔一眼,看不清脸上的表情,只能看见一对玲珑小巧的双足不停摆动,掩饰心中的羞涩。
到这个地步,他也不好再推辞,尴尬回道:“我确实是喜欢李姑娘,只是圣上嘱托剿匪之事都尚未完成,且局势错乱,此时不是婚嫁之时。”
吴普想要继续劝说,赵瑾抬手打断,继续正色说道。
“我并不是嫌弃李姑娘的出生,相反我喜欢不受拘束洒脱的女子,只是大业未定,在这小小的江州城中,不是我想迎娶她的时候,希望李姑娘能理解我的苦衷。”
李柔却突然起身回道:“我愿意等你,多少年也行!将军不仅救了我两次,我也早…已对将军倾心,八抬大轿明媒正娶只是个形式罢了,改变不了我的心意。”
说完,她便脸色潮红的跑出大堂。
吴普看在眼里,十分无奈,听到赵瑾吐露出的志向,自己则有些担忧。
什么叫大业未定?你想干什么?
赵瑾看出吴普的思虑,说道:“我不妨与吴公揭底,毕竟您老也是未来的丈人。”
吴普神色缓了些,表示愿意侧耳倾听。
赵瑾表示这里不是谈话的地方。
两人便来到后院的凉亭中,面对面坐下。
“吴公以为当今朝廷如何?”
“这…老夫不敢妄言。”
“宦官当政,外戚掌权,天下苦朝廷腐败久矣。”
“我并不是要反叛大汉,为一己私欲去夺那至高之位,只是大乱将起,这些黄巾军和蛮夷只不过是开胃菜,地方势力日渐扩大。”
“您也看到一个从商贾起家的谭忠便能在这巴郡一手遮天,且其勾结的党羽我都还尚未除净。更别提那些门阀士族权势之大,在大汉这片土地上扎根之深,如敲骨吸髓!”
“汉朝历经四百余年,确实积弊已久。”
“吴公认同我说的便好,您也知我来蜀地为何,奉旨讨贼,贼还没剿完,便有人已经传信于宫中,只怕在这巴郡待不了多少时日了。”
吴普知道这句话的用意,他是想将这座地基交由他来打磨。
“若真是不得已,老夫愿帮大人看住这一郡之地,将军放心回京复命便是。”
“吴公真是深谋远虑,也知我为何不娶李姑娘吧。”
吴普却不在意赵瑾的马屁,认真说道:“切记到京都多加小心,性命要紧。”
“我谨记老丈人之教诲!”
“哈哈!你这小子。”
吴普也不同于之前的称谓了,像是认同了他,心知在这乱世中仅凭医人是救不了大汉。
只能靠像赵瑾这样有着满腔热血的年轻人给这世道下一味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