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伐郑扬威(1 / 2)令尹世家第二部强楚令尹斗子文首页

三日后,当楚师来到离邓城二十余里地的地方时,突然一座大湖拦住去路。放眼望去,只见湖面烟波浩渺,无边无际,邓城连影子都没有。熊赀谓斗廉道:“寡人当年伐申假道邓地时,并未见到有湖。才几年的工夫,这里怎么就出现了这么大的一座湖呢?”

斗廉手搭凉棚察看了一阵,说道:“邓国定有高人助阵,不可莽撞,待摸清他们的底系再动手不迟……”

于是命全军沿湖扎营,静观其变。

就在这天晚上,突然大雨倾盆。熊赀被阵阵惊雷震醒,睡意全无。他走出帐蓬一看,不觉大吃一惊,只见湖水暴涨,营盘周围早变成水乡泽国,楚军的营盘成为一座孤岛。让他感到奇怪的是周围浊浪滔天,营盘内却一点水也没有,于是唤过斗梧,询问缘由。斗梧道:“家父知道末将阻止不住大王,便让末将一起跟来。在来之前,家父给了末将三个锦囊,并嘱咐末将将第一个锦囊待大军扎营时拆开。昨晚扎营时,末将拆开第一个锦囊,上面写着避水秘诀和保护营盘的方法。于是末将按锦囊所说,于昨晚三更时分,先沐浴焚香,祭奠水德星君,然后念诵避水诀,沿整个营盘行走一圈,外面的水就淹不了营盘了……”

熊赀这才明白外面浊浪翻腾、营盘内却滴水未进的缘故,原来是老令尹在暗中相助……望着帐外滔滔浊浪,熊赀道:“这次出兵伐邓,邓城却不见踪影,难道就此罢了不成?”

斗梧道:“家父叮嘱过,为难之际打开锦囊……看来,应该是打开第二个锦囊的时候了……”于是当即将第二个锦囊打开,只见上面写着“弃邓伐郑”。熊赀早就有逐鹿中原的打算,郑国乃楚国北进中原的一道门户。如果能够降服郑国,对楚国将来向北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可是,伐郑用什么理由呢?斗廉道:“郑厉公即位时,没有派使臣告知我们,分明是渺视我大楚,这条理由已经够充分的了……”

熊赀觉得有理。这时,大水渐渐退去,营盘一侧现出一条路来,楚军当即拔营,浩浩荡荡向郑都新郑进发。

郑国,地处中原腹地,是春秋时期第一个强势起来的诸侯国。郑国的第三任君主郑庄公雄才大略,为一代枭雄,一度使郑国称霸中原。郑国名相子产治国有方,使得郑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郑国以商业发达、法制健全、民主政治和诗乐文化闻名于世,同时也是中国法制和法家思想的重要起源地,为千乘之国,总体军事实力较强。熊赀早就有伐郑的打算,斗伯比锦囊上“弃邓伐郑”的主张正好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尽管郑国与楚国的边界方城中间隔着印国和许国,“跳跃式推进”是熊赀历来的作战风格。当时,齐、宋、陈、卫、郑五国在卫国的鄄邑会盟不久,郑厉公便率兵侵宋。此时齐桓公已经称霸,不管郑厉公有什么理由,但他出兵伐宋显然是没有经过齐桓公的许可,这样的自由行动齐桓公是不能容忍的。于是在第二年的夏天,齐桓公带上宋、陈、卫,四国的诸侯联军联合进攻郑国。虽然没有攻破郑都,但对郑国是个极大的打击。熊赀依照斗伯比的提议,在这个时候出兵,正是进攻郑国的绝好机会。

已经入秋,天气转凉。熊赀带领楚军日夜兼程,以闪电般的速度将大军开到郑都城下。此时的郑国,刚刚遭受齐、宋、陈、卫四国联军的打击,四国联军退去不久,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楚国的军队又兵临城下。郑厉公走上城头,冲城下叫道:“芈熊赀,我们郑国地处中原,与尔等风马牛不相及,为何犯我?”

熊赀道:“姬突你听着,前年你从栎地回到国都,为何不及时通知我大楚?分明是不把我大楚放在眼里。姬突老匹夫,看箭!”

说罢搭箭开弓,一箭射向城头。郑厉公不觉大吃一惊,将头一缩,那箭“咣当”一声射在后面的楼柱上。听得一阵呐喊声,只见楚军架起云梯当即攻城,双方展开一场激战,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其实,熊赀这次伐郑,旨在示威,其目的是要告诉中原各诸侯国,大楚不再是当年任人宰割、被人看不起的“蛮夷小邦”。楚国人不仅从江汉大地站起来,还要走向世界,逐鹿中原,称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