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二代(1 / 2)华娱封号导演首页

“辞了?”

“辞了。”

酒吧里,两个男生坐在吧台,边喝边聊。

“早该辞了,一月就那么点工资,还整天累死累活的。

我说真的,别去什么电视台了,咱哥俩创业开公司,你的才华加上我的头脑,咱们一年站稳脚跟,两年走向全国,三年冲向亚洲,五年干倒盖茨……”

虎背熊腰,目测至少一米九的男生,勾着旁边“瘦小”男生的肩膀,滔滔不绝地说着。

“瘦小”男生也不说话,只是低头研究着手里的酒。

酒是洋酒,叫什么人头马。

名没起错,喝起来确实和马尿没区别——虽然他没喝过马尿。

也不知道怎么就能这么贵,一瓶好几千。

“陈书!哥们跟你说话呢!”

突然,耳边的大喊让心中对比着这酒和燕京谁更好喝的陈书回了神。

挖了挖被吵得有些痒的耳朵,扭头看向有些急了的壮汉:“家成,别喊我叔,咱俩站一起,你长得更像我叔。”

壮汉名家成,姓……马,和港岛的那位名字同音但不同字,是一位来自大西北的汉子。

只是这些年在燕京土壤的培育下,口音越来越燕京化,一口京片子张嘴就来:

“嘿,咱这叫成熟,谁喊你叔了,你这名起得就丫占人便宜……

甭扯闲篇,我说创业的事儿你想好了没,我认真的。

你要是愿意,哥们下午就让我爸打钱,先投个几百万,把咱们那个网站正式弄起来……”

滔滔不绝的声音再次响起。

陈书一直认为马叔,也就是马家成的父亲,给孩子名字起错了。

或者说马家成错误理解了他父亲给他起这名字的娟娟期待。

不是希望他日后能做到和港岛的那位一样富可敌国,而是早早成家。

别看马家成张嘴就是几百万,像是个满嘴跑火车的人,事实上,他还真能拿出这么些钱。

嗯……应该说马叔能拿出来。

因为马叔的职业是矿主,煤矿矿主。

当下时代人们亲切的称呼他们为“煤老板”,他们是各行各业最爱的投资人,特别是影视圈。

制片人们看到他们就两眼放光,原因无他,四字耳——人傻钱多。

不过马叔是“煤圈”的一股清流,虽然钱多,但人并不傻。

从对马家成的教育上就能看出,发家后第一件事不是奖励自己个和儿子年纪差不多大的老婆,而是把儿子送到首都培养。

虽然因为生意原因不能做到跟在身边严格监督,但还是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以考试名次给生活费。

考得好别墅靠大海,考不好桥洞加铺盖。

你说我摆烂,大不了不要生活费,日子过得苦点,不行吗?

还真不行。

因为这是生活费,不是零花钱。

生活费包含了马家成在燕京每个月的房租水电、吃喝拉撒。

你说我就不相信当爹的真能这么狠心,让儿子露宿街头,饿死当场。

马家成试了。

老马电话里笑着说他还能生。

而后任由亲儿子被房东赶出来,在陈书家打了两个月地铺。

这种教育方式虽然简单粗暴,但是十分有效。

别看马家成五大三粗,像个莽夫一样,但人家是正儿八经的燕京大学金融系学生,且担任校篮球队队长,院学生会主席,名副其实的风云人物。

相比之下,陈书大学几年就比较默默无闻了,也就大一燕影迎新晚会上唱过一首原创的歌,小火了一阵。

……

“等以后咱哥俩成了世界首富,咱们就造火箭,上月亮上去找嫦娥、月兔,来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短短几分钟,马家成的“商业帝国”已经冲出了地球。

陈书刚想吐槽,大脑像是有根筋突然抽了一下,脑海里涌现出一段信息。

“X”,马……造火箭。

突如其来的信息让他有些头痛,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抬起一只手揉捏太阳穴。

陈书的异动旁边的马家成自然不会看不见,立刻问道:

“咋了,又来了?”

语气中有些担心,但更多的却是习以为常后的……惊喜。

陈书没有回话,只是闭眼点头。

马家成更兴奋了,那张早熟的脸上如同心花怒放一般绽放出笑容,然后立刻拿起披在椅子靠背上的衣服,从里面掏出个笔记本。

陈书头疼来得快去得也快,见不是熟悉的笔记本:“原来的记满了?”

“嗯。”

马家成头也不抬,认真地在本子上记下“造火箭,去月球……或者和嫦娥、月兔谈恋爱”。

陈书嘴角一抽:

“这后面就特么没必要记了吧?”

“不,很有必要!每个可能触发头疼的字都得记下来!”

一共没几个字,马家成很快就写好了,而后又把笔记本和笔递给陈书,一脸庄重。

陈书有些无奈,但还是接过笔记本在上面补充了个“X,马”。

“这个事什么意思?”

马家成指着“X”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