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巡从头再次审阅墓志铭的时候,恰好竹竿子也冒了出来,他从周巡他们对面的耳室进入古墓,因为要绕路,所以晚了点。他扫了一眼墓志铭,淡淡的说:“是奕侯啊,这个人还有点名气,死后被谥号左江王,曾被朱元璋赞誉:论将之功,奕侯第一,可惜晚年犯浑,被杀了。”
明史周巡连大明英烈传里面的英雄都认不全,这奕侯更是一点印象都没有,忙问竹竿子此人到底何方神圣,竟被朱元璋如此夸赞。
竹竿子自有一种伤春悲秋,感古叹今的怀旧心态,说起这奕侯更是唏嘘不已,奕侯原是士兵,后投靠朱元璋,为人低调,但说到打仗,那真是一把好手,老大一片土地几乎都是奕侯一个人拿下来的。
因为性格耿直,朱元璋开国封功,他才排名二十八位,几乎不显眼,洪奕晚年,朱元璋杀功臣已经上了瘾,这前面封功大的杀完了,自然就轮到奕侯了,年宴之上被赐死,下葬后谥封王。
竹竿子讲完颇为落寞,似乎自己也曾“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肥猫有了靠山,忙问竹竿子这墓志铭上有何玄机,竟让周巡看后“魂都飞了”。
竹竿子摩挲着下巴,边看边给肥猫翻译,肥猫听完不敢相信,“还有这等事情?”
洪奕二十年,奕侯任平西将征战新疆,率十二万追击元辽王队,燕王朱棣后率七万从行,在伊犁和元战事胶着,后转战霍城旁边的“静海”,即现在的新疆天山北山脉的赛里木湖。
奕侯行“诈兵之计”令大班师,以假象误导元,使其将领士放松警惕,“暗度陈仓”将主力大埋伏在黑龙山峡口,燕王率出击,诱敌深入,最终在黑龙山歼灭辽王主力队。
奕侯不敢独自揽首功,将此次胜利的多半功劳都归于燕王,这个朱元璋并不怎么喜欢的小儿子,毕竟他们才是姓朱的一家人。
打扫战场,清理元将领尸体的时候出了事故,几个士兵在一处山缝中发现了残留的元,大概有十几个,挤身在一处大山的裂隙中负隅顽抗。因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奕侯的手下冲击了数次,都无功而返,平添了不少伤亡。
奕侯一听还有这事,立马就要拔刀亲自上阵,这战场基本清理完毕,元的主帅阿札失里的尸体还没找到呢,说不定就藏在那个山缝中。黑龙山形如一条巨龙在大地之上匍匐,和南面的天山北脉相互毗邻,中间有一狭长的山谷,靠近黑龙山的一面,有无数大小不一的裂隙。残留的元就藏身在其中一处,奕侯带着一队亲卫去到现场,发现还真有点棘手,裂缝的大小刚好卡住一面防护盾牌,几个盾牌相互衔接,根本没有破绽可寻,而且这离地面还有一点高度,士兵要先爬上一面光滑的石头坡才能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