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邕的身份就相当于高家的保安大队长,由他来“代替”高澄发布命令,短时间内还能营造出一副高澄本人还在掌控邺城的假象,以此来给高洋尽快的争取到接手高氏的时间。
同时高洋本人则是做出一副搜捕刺客的样子,以此表示是受高澄的命令,一面来稳定邺城的局面,一面同样是在稳定民心和文武百官。
听到高洋将自己这段时间的安排一一说了,司马子如等人皆是面色有异的互相对视了几眼,这………还是那个三棍子打不出个屁老实可欺的傻孩子高洋吗?
高澄一死,高洋就丝毫不掩饰自己超脱凡人的能力,司马子如等人虽然心里清楚,只是此时也是无可奈何,反而是只能为此感到高兴………毕竟一个腹黑精明的新领导,总好过一个鼻涕大王来指挥。
既然高洋上强度了,司马子如等人也就不玩虚的了,高澄已经死了,再深究没有意义,接下来更重要的是怎么稳住高家和朝堂。
在座的基本上都和高氏已经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了,大家是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显然比起高澄到底是怎么死的,大家更感兴趣的是新领导怎么尽快掌权同时自己怎么做到利益最大化!
因此司马子如便是急忙的劝高洋道:“太原公所作所为无可挑剔,只是有一点,太原公要小心,邺城,终究不是高氏天下啊。”
高洋闻言便是缓缓点头:“我亦有此忧虑,与我家命门而言,晋阳远大于邺城,我宁舍邺城,绝不肯失晋阳。”
众人皆是点头,邺城虽然是目前高家主要居住的地方,并且在这里囚龙以令天下,但是实际上高家真正的发家地,是晋阳。
晋阳才是高氏真正的心腹重地,高家最信任的军队,最得用的将领,斛律金、彭乐、贺拔仁、可朱浑元这些高欢的老兄弟,东魏的重将基本上都领兵盘踞在晋阳。
所以晋阳的重要性可要比邺城大多了,当初高欢死的时候,高澄也是着急忙慌的先跑回晋阳接手军队的。
只是没想到短短的两年时间,大家才刚刚接受了换了新主子高澄,高澄居然就这么草率的没了………
司马子如等人也是齐声的劝高洋尽快前往晋阳稳定局面,高洋便是叹息一声道:“我虽与公同忧,只是苦于分身乏术,此时若是前往晋阳,只恐邺城无人,会有无法预见之事发生。”
司马子如闻言便是笑着道:“太原公何必有此忧虑?只管放手去做便是,邺城自有我等老迈为太原公看守。”
高洋等的就是司马子如这句,而见高岳高隆之等人也是点头称是,高洋这方才是放下心来,心下暗喜:“大事成矣!”
司马子如等人这句话其实也不亚于是在向高洋示忠,先有了这些老臣的支持,高洋在晋阳的行动也会很大幅度上顺利不少,那么高洋此时,基本上已经算是彻底的从高澄身上接过了高氏的大旗,成为高欢集团,新的领袖!
“看来咱们应该是误会二叔了,连二叔本人都差点儿出事儿,怎么可能………”
高孝琬似乎是松了口气一样,略微有些轻松的笑着对兄弟们说着。
高孝瑜和高孝珩闻言也是沉默着点了点头,而抱着高延宗的高肃闻言则是对高孝琬道:“正好相反,二叔,更危险了。”
三兄弟闻言便是看向了高肃,高孝琬有些奇怪的道:“四郎此言何意?二叔自身亦是险些为身边人所害,又怎么可能害阿耶呢?”
高肃冷冷的道:“若是果然如此,二叔如何没死呢?”
众人闻言一怔,高肃则是继续道:“这件事看似环环相扣无懈可击,然而细究之下,漏洞百出。”
“如果说膳奴兰京刺杀阿耶,是为了逃回梁国的话,阿改有什么理由追随兰京?他已经是二叔身边的贴身侍卫了,难道就因为兰京的一两句高官厚禄的空话,就舍弃一切追随吗?”
“就算是如此,他们杀阿耶还情有可原,为何连二叔也要杀?就算是因为想制造混乱,阿改身为二叔的贴身侍卫,连二叔的动向都不知道吗?一个膳奴都能杀了阿耶,二叔身边最信任的护卫却没能杀了二叔?还有………”
高肃眼神越发的阴沉:“按照二叔的说法,他是从城西双堂接到杨愔的示警之后赶来城东的柏堂的,这么短的时间,几十里的路,还要调兵,他和杨愔,都会缩地成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