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最年长的一直在主动开口询问的,乃是大行台尚书,左仆射司马子如。
此人乃是高欢故交,昔日高欢起义之时,司马子如便已经追随高欢了,乃是高欢的故交心腹,高欢还在的时候,每次司马子如到晋阳拜谒他的时候,高欢总是和他同席而坐同饮共食,走的时候高欢和娄昭君还都赠送给他很多礼品,关系可以说是像朋友胜似下属。
因为有这个缘故,所以司马子如才会率先开口且毫无顾虑的诘问高洋和那中年文士。
而坐在司马子如身边的两个稍显年轻一点的,一个叫做高岳,另一个叫做高隆之。
这两个人的身份代表的则是渤海高氏内部,高岳乃是高欢的堂弟,当初高欢还没发迹的时候和高欢的关系很好,高欢经常住在高岳家中。
高岳的母亲山氏一天晚上正好路过高欢的房间,发现里面虽然没有点灯,却发出阵阵诡异的红光。
山氏当时感觉颇为诧异,第二天就叫高欢换一个房间住,结果再观察发现高欢所住的那个房间依旧是红光透窗。
就像史书上无数个英雄枭雄一般,他们一定是在还没发迹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出了他们异于常人的神迹。
比如刘邦左腿上的七十二颗痣,比如项羽的重瞳,比如司马懿脑袋能转一百八十度的狼顾之相,再比如高欢半夜冒红光………
就这样高欢这个自走LED起义的时候,山氏便是嘱咐高岳,说自己打小就看这孩子不一样,你现在去追随他,肯定以后能成一番事业。
男人一生当中有三个女人最重要,也是能改变你人生的三个女人。
一个是女儿,有人靠三个女儿成为了史上最强老丈人,家族煊赫三朝;一个是妻子,有人靠着娶了鲜卑女人而发迹,从此制霸天下无人匹敌。
第三个就是老妈了,高岳很孝顺,所以他二话不说的听了老妈的话,投奔了堂兄高欢,南征北战到如今,成为了高欢最信任的族弟。
高岳也确实是个猛人,他身材魁梧为人方正醇厚器量宏大,颇有将帅风采,深得高欢信赖与重用,是高欢族内的心腹之一,拜太尉兼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册封清河郡公!可谓是位高权重。
而高岳身边的高隆之相比之下就略微逊色了,高隆之并非渤海高氏子弟,事实上他的出身已经不可考了,他年少之时是阉人徐成的养子,后来他发迹了之后曾对人说自己是金乡高氏的子弟。
关于这个说法,有人说高隆之其实是被出身金乡高氏的姑父高干收养了,所以自称金乡高氏也改姓了高,但是也有人说高隆之本身就是高干的儿子,总之众说纷纭已经无从考证。
高隆之的出身已经无人得知了,但是他的未来却是一片光明。
高隆之同样是追随高欢起义的那批原始股之一,被高欢认作堂弟,从此改换门庭从金乡高氏变成了渤海高氏,到如今拜为太子太师、太保、兼任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同样是高欢的心腹之一。
这也就是高孝瑜为什么说一切都要等到明天有定论了再说,因为定论,就是这三个人下的。
以这三个人的身份地位来说,也不怪高洋不小心谨慎,因为高澄究竟是怎么死的,全在这三个人的这张嘴上,他们说高澄是怎么死的,高澄就是怎么死的!
这三人和另外一个………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的仆射孙腾,是高欢最为倚重的四个心腹,高欢不在,他们就是整个邺城最位高权重的四个人,人称“四贵”。
只不过因为高澄的事情涉及高氏家族内部的机密,所以高洋并没有邀请孙腾,只是将司马子如高隆之高岳给请来了,这几个人才是值得将高氏家族内部机密相托付之人。
而在这三人之外的最年轻的那个年轻人,叫做高德政,他其实是刚刚崛起的一个新人。
他父亲高颢同样出身渤海高氏,担任沧州刺史,平叛有功,而高德政从小和高澄高洋一同长大,和高洋的关系十分密切。
所以高洋就推荐高德政从官,没想到这小子还真是个人才,年纪轻轻便是能力出众,所以才刚刚出仕几年便是小母牛坐火箭,直接上天了,高欢接连提拔他从内府参军到相府椽再到如今黄门侍郎,可以说是走出高家走向朝廷了。
但是他真正开始成事反而是在高欢死后,高欢一死,高澄急着去晋阳接手家业,留下弟弟高洋和高德政管理邺城,高德政在此期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深得高澄和高洋的信任,高德政从此成为高层的一份子,得以参与高家内部的机密政务了。
这就是他能够和这几位大佬一起坐在这里的原因,他是代表着高家内部未来的势力坐在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