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涛回应了一句。“历山!”
老者耳朵有些背,没听清楚他前面说的,但听清了后面的一个字,马上接话道:“哦,您姓单,单同志。”
“不是!我叫夏涛。”夏涛回答着,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大叔,那个龙门河上,好像是个古渡口?”
“哦,夏同志。”老者看了看从村里往外走的羊群,说道:“你说的没错,是个古渡口。”
老者给他讲开了这个古渡口的往事。
这历山渡口是兵家必争之地,据说,汉高祖时代就有了此渡口。汉高祖三年,魏王豹反汉,时任淮阴侯的韩信在此渡军袭魏,顺黄河漂流十余公里,便踏上了平叛的道路。
隋末李渊举义从此渡口西渡夺取关中,明末李自成率义军由此东渡。在晋商繁盛时期,每日有几百只船、筏往来停泊在这古码头,数以百计的骆驼、骡马驻足这古渡,大批西北出产的粮油、皮毛、盐碱、药材等货物沿黄河而下,源源不断运至这里,然后,再用骡马、骆驼运到全国各地。
就在这时,羊群来到了他们跟前,他俩让到了路边,老者问向羊倌:“二旦,你这是去哪放呀?”
“哦,李二叔,去帽儿山,那里好多天没去,今天过去。你回来了,不是到县城报案吗?”
“自行车链条断了,去不了啦。”
“这位同志怎么不认识?”羊倌眼睛盯着夏涛,夏涛笑着向羊倌点点头。
老者咳嗽了一声说:“半路上碰到的,就和我一起回来了。”老者也没细说,他们就和羊倌擦肩而过。
赵一鸣看着羊群,少说也有百十只,他好奇问道:“大叔,这帽儿山在什么地方?”
推着车子,正准备赶路的李二叔,听到夏涛的问话,扶着车把转过身来,用左手一指东面不远处的一处山梁,说道:“那就是!远远的看上去就像一顶帽子,人们就给它取了这么个名字。”
夏涛点点头,跟着李二叔走进了历村。
在村子里,向南又向西,李二叔把夏涛领到了村子西南角的一个院子前。这里,院门口围了一大圈人。李二叔扒开人群,和夏涛进了院子里,叫夏涛在一旁等着,他自己来到窑洞门口。
窑洞门口,有几个长胡子的老者蹲在一旁,正在叼着旱烟袋,噗噗的吐着烟雾。见他俩走了进来,一个头戴遮阳帽的老者询问道:“老李,你这么快就找到警察了?”
“哪里,我刚出村子不远,车子的链条就断了,我就回来了。”李二叔有些不好意思。
戴遮阳帽的老者看了夏涛一眼,问李二叔,“这位?”
李二叔赶快回答:“这位同志姓夏,叫夏涛,是从村口那个深洞里爬上来的,我就把他领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