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好家人之后,马义跟着苟崇善离开三亚市区,沿着驿道,向临兴总部走去。
从离开三亚算起,也就两年多,而眼前景象,熟悉中透着陌生,绝对是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再次登上毕潭港,围墙几乎被拆了个七七八八,远远近近的兵营四处分布,加上人声鼎沸的训练场,几乎让马义生出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曹卫国、何超等人仍旧像初来时那般热情,苟崇善这位老友,居然干起了治安局局长,据说权力比之前那个巡检大多了,就连陈继统的侄子陈丰,都挂了个副局长的名头,干的热火朝天。
与这些变化比起来,马义很快便发现自己落伍了,当日说一不二的水寨分总,如今倒有点落架凤凰的意味。
感叹之余,马义揽住苟崇善的肩膀,满口都是为什么?怎么会这样?首长们都是神仙吗?往后这三亚,怕是会比府城还要热闹吧?
你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两年时间,真的能干这么多事吗?
苟崇善笑着告诉马义,除了使劲干,拼命干,还能有啥好招?此时的三亚、榆林两地,人员已经超过四万,按照管委会的计划,力争到年底,冲到五万以上。
有这么多人,还愁三亚发展不起来?
......
一路叙谈,一路惊叹,苟崇善领着马义进入总部大院,听说梁总仍在开会,便进入安全部所在的小院,准备先把正事办了。
彭少波约马义过来,主要是想了解府城事态,以及未来局势走向。
陈觉在琼州练兵,总不会是自娱自乐吧?
众人在院中围坐,彭少波直接切入正题,让马义说说府城的情况,戴嵘、欧阳瓒、陈觉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练兵效果如何?
马义倒也直率,表示自从华兴击败海贼之后,府城那边一度极为紧张,生怕华兴举兵生乱,直到后期传来招抚消息,才渐渐安定下来。
去年年初,总督府下达明确指令,要求琼州府扩张兵员,加大练兵力度,全力应对华兴变局。
随后陈觉上任,将扩兵备战工作抓了起来。
从效果来看,肯定比以前军备糜烂的局面要好,但要达到精兵水准,应该还够不上。
尤其是水寨那边,少了货运收益,又没有新的补贴进来,兵丁们训练的积极性肯定不高,战力提升极其有限,能把运兵工作干好就不错了。
与水兵相比,步兵的战力提升十分明显,之前荒废多年的三日一练,半月一演的规矩俱都恢复,相关的粮饷,也不再克扣。......
总之,随着战备工作的深入开展,练出两三千可战之兵,还是没问题的。
再多的话,粮饷压力可就太大了。
听马义细述一番,在场众人稍稍松了口气,至少眼下,不用担心府城大兵来犯。
具体到戴嵘、欧阳瓒二人,他们可没胆子派兵来剿,能守住地盘,不出乱子,就已经烧高香啦。
真要打仗,还得指望总督府统一调遣、派兵。
另外,你们做事稳当,又热衷招抚的态度,也是当前和平的主要因素,毕竟打仗破坏太大,谁也不想干那种没有收益的烂事。
说到这里,彭少波又问起细作一事,此时在三亚务工的人群中,怕是有不少府城派来打探消息的吧?
马义点点头,表示这都是常规动作,不仅府城会派人来,恐怕省城那边,也会悄悄派细作过来,将此间情形传递回去。
咱们不也派人去府城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