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羽家大事1(2 / 2)华兴传奇首页

那些达兵也是一样,他们在广州城内或许地位低下,但和乡野之人比起来,可要好过多了,至少能保住温饱生活。

若是出战建功,家族便能得到恩荫回报,代代受朝廷抚恤。

皇恩浩荡,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董承军继续追问,直言曹老掌柜亦曾从军,为何没有此等待遇?

曹洪笑了笑,表示世袭这种好事,仅在燕朝开国时才有机会,至于现在嘛,朝廷那些重臣还争不过来呢,哪能轮到我等草民?

当年在蓟镇从军,属于募兵性质,平日混些吃食,离开时拿些遣散银子,就算圆满啦,岂敢奢望世袭这种贵族待遇?......

听曹洪解释一番,董承军才略微点头,总算是理解了羽家狂热之下的内情。

坐在旁边的曹廷瑞、于嗣业各有所思,但都没有发言,显然对羽家情状早有预判。

倒是施红英挺着肚子,带着侍女过来奉茶,低声提醒众人早些歇息,再大的事,不是还有明天呢嘛。

......

十数日后,羽胜麒匆匆返回广州,并给曹洪传信,邀请其来家中面谈。

这一次,董承军亦随行前往。

大宅之中,曹洪看着义弟,一时间百感交集,不知该如何表达内心情绪。

事情明晃晃摆在眼前,没有福瑞昌、没有福兴寨、没有与华兴联手等事情发生,谁会想到让达兵奔赴辽东战场?

居中使坏的,大概率是赴京送炮的胡总督,或者是京城中那些看着福瑞昌眼红的广东官员。

想想数年作为,曹洪心中满是歉意。

怎么都没想到,第一个代价,竟然落在羽家头上。

有朝廷旨意在前,讨论去不去已然没有意义,此时能做的,便是把出行准备做到最好。

返程路上,羽胜麒很快进入角色,越想越觉得担子沉重,胸中那点军略,怕是应付不了辽东那种险局。

此时的达兵,虽然承担守城职责,但在这承平数百年的广州城,根本就没有机会打仗嘛。

将是从未领过军的将,兵是从未上过战场的兵,就这么冒冒失失地出行,下场怎么会好?

见董承军一同来访,羽胜麒再次放下脸面,请求华兴支援。

总之,没有火绳枪这种“神器”,达兵千里赴辽,结局实难乐观。

听到顾恒说法,董承军也只能苦笑,表示招抚未定,华兴就上赶着出力,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之前和曹洪商议时,董承军建议由总督胡英怀出面,去和总部商谈,或许能找到可行的合作路径。

那一百枝火绳枪的费用还没着落,若是继续加码,仅凭福瑞昌的财力,怕是远远不够。

曹洪与董承军意见一致,不管怎么样,事情出在广东地面,他胡英怀岂能袖手旁观?

另外,即便是出行,也不能拔腿就走,先整军、再练兵,等有些模样了,再去辽东不迟。

圣旨要求达兵赴辽,但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到?还需和总督大人面谈,若是拖上一年半载,将军队的战斗力提升上来,效果肯定更好。

用曹洪的话来说,战争不是儿戏,总要进行充分准备,才能开赴战场,建立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