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司马废立(2 / 2)西晋东晋首页

尽管曹芳嘴上对司马师称赞有加,但心里面实在是七上八下。李丰、张辑等人的谋划,曹芳一清二楚,看到夏侯玄、张辑就这样被诛灭三族,这些人可都是和曹家沾亲带故的国之重臣,就这么被司马家抹的干干净净了,一种莫名的恐惧充斥在曹芳的脑海中。反过来司马师也很清楚,事件背后就是曹芳,看来这小子长大了,还真不是个省油的灯,应该尽早废了他。但废掉皇帝这种事不可能由司马师发起执行,臣子废皇帝就是公开犯上作乱,有着传统儒教思想的司马家是不会这样做的。于是司马师找到了郭太后,劝谏加威胁地要太后来提出废帝。郭太后自先帝曹叡去世后已在深宫中居住多年,亲眼目睹了正始年间曹家、司马家争权夺利时的腥风血雨,当时司马家要罢黜曹爽也是经过自己同意的。曹爽集团被团灭后,郭太后算是领教了司马家的厉害。郭太后明白,只有顺从司马家的意志,自己才能坐稳太后的位子,郭氏一族才能保得富贵平安。否则,司马氏敢杀曹家人,还有谁不敢杀吗?其实在废帝一事上,郭太后并不十分抵触,因为曹芳并非郭太后亲生,随着皇帝年龄的增长,与郭太后之间的感情却日渐疏离。在郭太后看来,只要皇帝还姓曹,天下至少在名义上还是曹家的,自己也还是太后,那谁来当这个皇帝并不重要。司马师的意思是,废掉曹芳后立彭城王曹据为帝,曹据是曹操和环夫人所生,是神童曹冲的弟弟,是先帝曹叡的叔叔。目前在曹氏宗亲中,曹据年龄最长,已经五十多岁,辈份也最高。但立曹据的想法立即遭到郭太后的反对,理由是立曹据不能承袭先帝曹叡的大统,而且郭太后算是曹据的侄媳,立曹据为帝,那郭太后自己往哪儿放?郭太后提出废掉曹芳可立高贵乡公曹髦,曹髦是东海王曹霖的儿子,曹丕的孙子,先帝曹叡是曹髦叔叔辈的。这样一来,郭太后在曹髦面前就是长辈,继续做太后便名正言顺。司马师想了想,郭太后既然同意废掉曹芳,自己这边也应有所让步。曹髦现在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立一个年少的皇帝总比立一个年长的要好控制吧,不管立谁,反正都应对我司马家感恩戴德。于是郭太后、司马师二人达成交易,废掉曹芳,立曹髦为帝,郭太后继续做太后,司马师继续总揽朝政。

九月,太后下诏说:“皇帝已长大成人,却不理政务,只知沉溺后宫,沉迷女色,亲近倡优,放纵其污言秽行。将后妃家人留宿宫中,败坏了人伦之序,毁坏了男女之节。又为小人所胁迫,恐将为害国家,皇帝已不适合再嗣奉宗庙。”郭太后的意思很明确,曹芳已经不适合做皇帝了,应予废黜。司马师闻讯后假惺惺地询问百官的意见,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于是一致同意由大将军行伊尹、霍光之事废黜曹芳。众人还觉论据不足,就在朝堂之上开始一一列举皇帝曹芳的种种劣行,说皇帝不理政事,却与郭怀、袁信这样的戏子秽乱后宫,还在道观下扮作妖冶妇人,令人不敢直视。有大臣劝阻皇帝,却遭到曹芳的戏谑甚至是虐待。太后回宫时,竟然被皇帝用弹弓弹射。每有文书送入宫中,皇帝从来不看,也从不论经讲学,求知上进。当今皇上已不能承嗣大统,请收回皇帝玉玺,令其以齐王的身份回归封地。司马师见众人很懂事儿,配合得也相当不错,心想曹芳的很多事情自己都是头一回听说,这帮孙子怎么全都知道,早干嘛去了?为什么不劝谏皇帝?当然这样的效果正是司马师需要的。于是将群臣的意见经过整理上奏给太后,郭太后当然准奏。废帝之日,有关部门将废帝文告上奉宗庙,又将齐王的印授给了曹芳。一众人等包括郭太后、司马孚都出来挥泪送别,齐王曹芳登上舆车,由使者持节护送其离开洛阳,前往河内郡重门封地(今河南省辉县一带)。朝廷在重门为曹芳营造了一座齐王宫,所有礼仪制度如同诸侯封国。晋朝建立后,曹芳被降为邵陵县公,不过最后得以善终。

天下不可一日无主,去了旧皇上,就要迎来新皇帝。十月,高贵乡公曹髦进入洛阳。司马师向郭太后索要皇帝玉玺,郭太后却说自己在曹髦小时候就见过他,为了辨别真伪,郭太后要在接见曹髦后亲手把玉玺交给他。曹髦到达皇宫西掖门时,文武百官早已恭候拜迎,曹髦见状也赶紧下车答拜百官。司礼官就说:“按照礼仪不必答拜。”曹髦却道:“我现在还是臣子,怎能不拜呢?”曹髦的意思是说自己还未正式登基称帝。到了止车门后,曹髦又要下车和群臣一样步行。左右都说:“按惯例可以乘车进去。”曹髦又说:“我受太后征召来此,还不知做些什么呢?”曹髦的意思仍然是没有正式登基,一切都不好说呢,自己绝不能越雷池一步。郭太后最终于太极东殿召见曹髦,当天,曹髦便登基称帝。曹髦是曹魏继曹丕称帝之后的第四位皇帝,曹髦登基后改元正元,当年便是正元元年(公元254年)。随后,曹髦颁下诏书对司马师表彰一番,说大将军履行正义、秉执忠诚,安定华夏,匡正百官。内摧盗匪暴虐,外平奸佞乱臣,道德声望光照上下,功勋业绩传播四方。特封大将军为相国,增加食邑九千户,并入之前共计四万户。升大将军名号为大都督,假黄钺,可入朝不趋,奏事不名,剑履上殿。赐钱五百万,帛五千匹,以表功勋。不过司马师并没有接受相国的封号,从曹髦登基前后的一系列举止来看,司马师觉得这个新皇帝其实并不简单,一言一行都显得有板有眼,日后能否被自己轻松驾驭呢?

无论如何,司马家又粉碎了一次身边的阴谋,并成功改立新帝。然而,司马氏还没来得及庆幸呢,一场新的危机便接踵而至。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