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解成和阎解放在听到饭馆老板的邀请后,起初心里着实是有些犹豫的呀。要知道,四合院那可是他们打小生活的地方,熟悉得就如同自己的身体一般,院里的一草一木、邻里间的欢声笑语,都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了他们的心底。而现在要离开这个充满温暖与熟悉气息的环境,去到一个相对陌生的地方打拼,那感觉就好像是要独自踏上一片未知的茫茫旅途,前方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心里呀,自然是没什么底的。
他俩思来想去,觉得这件事儿还是得找个靠谱的人商量商量,思来想去,便想到了何雨柱。何雨柱那可是在厨艺方面有着深厚造诣,而且向来为人热心,给他们传授厨艺的时候那也是尽心尽力的,找他拿主意准没错。于是,兄弟俩便一同来到了何雨柱家,把饭馆老板邀请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跟他说了一遍,脸上满是纠结与犹豫的神色。
何雨柱静静地听着,一边听一边微微点头,等兄弟俩说完了,他先是伸出手,轻轻地拍了拍他俩的肩膀,那动作里满是鼓励与安慰的意味。随后,他语重心长地开口说道:“你们俩这厨艺啊,那可是跟着我练了这么久了呀,从最开始的啥都不懂,到现在能做出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这一路走来,付出的辛苦我都看在眼里呢。现在确实是该出去闯闯了,老是窝在这四合院里头,见识总归是有限的呀。去饭馆里,那可是能见到更大的世面呢,虽说饭馆里客人多,一个个点菜的要求也是五花八门的,不像在院里做菜那样自在随性,可这恰恰就是个磨炼的好地方呀。人嘛,就是得在不断的挑战中才能成长,别怕,大胆去试试,我相信你们的本事,肯定能闯出一片天地来的。”
何雨柱的这番话,就像是给兄弟俩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原本慌乱没底的心渐渐安稳了下来。
得到了何雨柱的支持,兄弟俩心里就像是有了坚实的依靠,一下子有了底,经过一番思索后,便应下了饭馆老板的邀请。可真到了刚开始到饭馆的时候,他们才深切地体会到,这其中的困难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呀。
那饭馆里的客流量可真是大得惊人,从早到晚,一波又一波的食客涌进来,点菜的声音此起彼伏,各种要求那叫一个五花八门。有的食客要求菜要做得清淡些,可又不能太寡淡,得保留食材原本的鲜味;有的则希望口味重一点,最好是那种麻辣鲜香,一口下去能让人直呼过瘾的;还有的会提出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某道菜里不要放某种配菜,或者要把几种不同的菜品融合一下做出新的味道来。这和在院里做菜可完全不一样呀,在院里做菜,大多都是熟悉的邻里,口味也都大致了解,做起来那自然是自在随性得多了。
在这忙碌的饭馆后厨里,常常忙得兄弟俩恨不得自己能多长几双手才好呢。就拿阎解成来说吧,他站在炉灶前,这边锅里正炒着一道需要大火快炒的菜,锅里的火苗呼呼地往上蹿,他得全神贯注地挥动着锅铲,不停地翻炒着锅里的食材,让每一片菜、每一块肉都能均匀受热,同时呀,还得惦记着旁边灶台上炖着的汤呢。那汤在锅里 “咕嘟咕嘟” 地翻滚着,得时刻留意着火候的大小,可不能让汤溢出来了,也不能炖得太干或者太稀了呀。他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下来,顺着脸颊流到下巴,再滴落到地上,可他连擦一下的工夫都没有,眼睛始终紧紧地盯着锅里的情况,那紧张忙碌的模样,看着就让人觉得辛苦极了。
阎解放那边也没轻松到哪儿去呀,他守在案板前,手就没停下来过,一把菜刀在他手中不停地挥舞着,“哒哒哒” 的切菜声几乎就没断过。各种各样的食材在他的手下被快速地切成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可这活儿干久了,手都快累得抬不起来了,又酸又麻的感觉一阵阵地袭来。但即便如此,他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还得时刻留意着各种食材的余量呢,毕竟客流量大,食材消耗得特别快,一旦发现哪种食材快没了,就得赶紧跑去后厨补货,要是耽搁了,那可就影响出菜的速度了呀。
然而,面对这重重困难,阎解成和阎解放并没有被打倒,反而像是被激起了斗志一般,越挫越勇。他们心里明白,既然选择了来到这里,那就得咬牙坚持下去,把困难当作是成长的阶梯。于是,只要一有闲暇时间,他俩就凑在一起,开始仔细研究饭馆里最受顾客欢迎的菜品。他们会把那些点单率高的菜品一一罗列出来,然后细细琢磨着怎么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改进,让味道更上一层楼。
比如说,饭馆里有一道红烧排骨,原本的做法虽说味道也还不错,但他们觉得还可以更出彩一些。兄弟俩就开始尝试着调整调料的比例,把原本的普通酱油换成了味道更为醇厚的老抽,又适量地增加了一些冰糖,让烧出来的排骨色泽更加红亮诱人,吃起来口感也更加香甜软糯。
而且呀,他们还会根据季节的变化,适时地推出一些应季的新菜品,吸引顾客的眼球。春天的时候,各种新鲜的蔬菜纷纷上市,他们就推出了像清炒春笋、凉拌马齿苋这样清爽可口的应季菜;夏天天气炎热,人们普遍胃口不佳,他们就琢磨出了像酸汤肥牛、凉拌鸡丝这类开胃又解暑的菜品;到了秋天,各类瓜果飘香,他们又会把南瓜、板栗等食材融入到菜品中,像板栗烧鸡、南瓜煲这样的菜品一推出,就备受顾客喜爱;冬天天冷,大家都喜欢吃些热乎乎、滋补的食物,他们就准备了山药炖排骨、羊肉汤等暖身又营养的佳肴。
就这样,在兄弟俩的用心经营和不断努力下,慢慢地,饭馆的生意因为他俩的加入越来越红火了。以往那些只是偶尔来光顾的食客,现在都成了饭馆的常客,还会带着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来品尝。而且呀,越来越多的新顾客也都是冲着他俩做的菜慕名而来,常常还没到饭点呢,饭馆里就已经坐满了人,门口还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大家都在翘首以盼,等着能品尝到那令人赞不绝口的美味佳肴呢。
老板看着饭馆里日益增长的营业额,那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整天笑得合不拢嘴呀。他心里清楚,这饭馆生意能变得如此红火,可全都是阎解成和阎解放的功劳呀,对兄弟俩那自然是越发器重了。为了表示自己的感激和对他们能力的认可,老板不仅主动给他们涨了工钱,那涨的幅度还不小呢,让兄弟俩的收入比之前翻了好几番。
而且呀,老板还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把饭馆里厨房的管理大权也交给了他俩,让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经营厨房,从食材的采购、菜品的安排,到人员的调配等等,都由兄弟俩说了算,这可真是莫大的信任呀。
三大爷阎埠贵看着儿子们如此有出息,心里那股骄傲劲儿就别提了呀。以往走在路上,虽说也是挺直了腰杆,但那更多的是一种普通的精气神儿,可现在不一样了,那腰杆挺得直直的,仿佛都比别人高出了几分似的,浑身上下都透着一种自豪的气息。
和邻里聊天的时候,那更是三句话不离夸自家儿子厨艺厉害,一会儿说大儿子阎解成炒菜那火候掌握得那叫一个精准,炒出来的菜色香味俱全,让人吃了还想吃;一会儿又夸小儿子阎解放切菜配菜那叫一个麻利,而且搭配得特别巧妙,让菜品看着就赏心悦目。还总说现在儿子们都成了饭馆的顶梁柱了呢,那语气里满是得意与欣慰,听得邻里们也都纷纷跟着夸赞,说他有福气,养了这么两个有本事的儿子。
而何雨柱呢,看着兄弟俩在厨艺道路上越走越顺,心里也是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呀。
想着当初自己起早贪黑地教他们厨艺,从最基础的食材处理,到后来复杂的菜品烹饪,每一个环节都是手把手地教,费尽了心思,现在看到他们能凭借着这门手艺闯出一片天地,得到大家的认可,就觉得自己当初的辛苦教导总算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那心里呀,满是欣慰与自豪,就好像是自己取得了什么了不起的成就一般,脸上也时常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呢。
在这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阎解成和阎解放也没有忘记初心,依旧会在闲暇时回到四合院,和院里的老邻居们聚聚,给大家露上一手,让那充满温馨与和谐的四合院,始终弥漫着令人垂涎欲滴的饭菜香,也让这厨艺传承的故事,在四合院的岁月里继续书写下去,成为大家口中一段段津津乐道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