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恰同学少年时三十九(1 / 2)流淌吧,故乡的小河首页

柯俊文的满姑婆家就住在柯俊文骑行回来,晚上经过有点害怕那段公路旁边不远的一个陡崖下。满和幺在川渝中是同一个意思,只是满用于女性。

满姑婆的儿子叫董善家,他就是柯年成的老表柯俊文的表叔,川渝称表叔叫表爷。

无意中,董善家利用到了做生意的两点,一是信息差,二是技术优势。

1990年,全国沿海早就抛起了改革的浪潮,经济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经济开始慢慢发展起来,有些地方可以说是蓬勃兴盛。广东也在这一轮开放开发中占尽先机,大量的外资工厂在广州,珠海,深圳,东莞,中山,惠州等地抢滩登陆。随着改革的进程越来越快,步调越来越大,需要的工人也是越来越多。

柯俊文所在的家乡,还是比较封闭闭塞的,改革多年都没有人出去打工。但离广东很近的江西湖南广西就不一样了,那几个省份的人更早一步开始打工,慢慢经过几年,很多人赚到了钱,第一步想到的就是把家里农村的房子重新修建。

于是当时的江西和湖南,广大农村是需要大量的红砖的。

而董善家,会烧砖瓦,而且技术很高,还带着几个徒弟。他当时也正好在湖南一个地方包了一个砖窑在做这个生意。而这时他也观察到,湖南需要的砖瓦要比四川多得多,特别是砖,比烧瓦更赚钱。

他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两年间挣到了上百万家财。这让柯俊文的父亲柯年成都眼红不已,自然董善家的名声就一下传得十里八乡人尽皆知。

柯俊文的幺爸做了上门女婿,其实他的妻子关小平是很不错的,人才也可以而且一直在尖山街上赶场做服装小生意,美中不足是说话有点夹舌子,不是结巴而是舌头有点大说话不大清楚,但说的话人们又能完全听懂。

比柯俊文大三四岁的堂哥柯春林,在永兴街上开理发店,也是在做生意。那个时候的农村人,土得到了什么程度呢?如果自家有人在街上有个门面在做生意,不管做什么,赶场要是坐在店里,都会洋洋自得,好像自己也很沾光一样,比那些只能在街上一直游走,连一个落脚的地方的人要显摆得多。

自然,那时在做生意的人,家庭还是普通农村人家光景要好一些,人性格也大方一些,对事物的认识也要有眼光一些,但这都是极少数人。

柯俊文的父亲柯年成,就随着他的师傅张老先生,在永兴街上的一家药铺坐诊。张老先生还带了两三个徒弟,一个是他的女婿,都比柯年成拜师晚好几年。

张老先生家是在一个独立的小丘陵,单家独户周围景象不错,颇有点世外桃源的意思。张老先生与夫人生了五个女儿,老四是个儿子叫张和平,比柯俊文大两岁多。柯俊文小时候有时随父亲去张老先生家走人户或是陪父亲去学医时,常和张和平一起玩。大一点的张和平割草什么的会带着柯俊文到处转到处玩。

后来张和平在永兴街上的初中上初中,柯俊文常常看到他放学回来时书包上挂着一个饭盅的情景,这时的他一直文质彬彬谦和内向。

但是,毕业的时候,张和平却突然臆症了,时而癫狂时而抑郁,有几次都差点割腕自杀。柯俊文隐约了解到,张和平是在上学时,可能喜欢一个女孩子而想念成疾,最后严重成精神错乱。这让年迈的张老先生和夫人心如刀割,本来他们都是老来得子,可唯一个儿子却成了这般光景,怎叫人不痛心疾首啊!

那个时候,必须得有专人照看张和平,否则他会暴狂起来自残。后来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治好了他,虽然再也不躁狂了,但从此他眼神呆滞,基本不言不语,白晰的脸呆呆愣愣毫无表情。柯俊文在他发病的时候害怕他,现在看到他呆然木鸡的样子,心里也是悲凉无比。

张老先生在60多岁,就辞世了,剩下消瘦的张老夫人照看着痴傻的儿子。

柯年成接替了张老先生在药铺坐诊的位置几年。

有一个星期天正好逢永兴场,柯俊文也随着柯年成去上街。走到街口的时候,柯年成对柯俊文说:“药铺想要1700块钱,转给我。”

柯俊文一听,赶忙说:“好啊,你把它接下来啊!”柯俊文是很赞成的,他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

“哪来这么多钱嘛。”柯年成看了柯俊文一眼又望着前面说。

柯俊文说:“爸爸,我们想办法去借嘛。你看你是懂医的,你在这个药铺坐诊也好几年了,你平时肯定也熟悉药铺怎么开的,而且也有不少病人了呀!”柯俊文那时还不懂占先机,早做生意早兴旺发达这些,但他就是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父亲应该牢牢抓住。

两父子在人流中向前走着,一路摆谈。

“这个药铺生意也还是可以,永兴街上也有两家铺子,也有竞争都嘛。不过1700块钱不少啊,不好借得。”柯年成对柯俊文说。

“爸爸,这真的是个好机会,我们想办法何借嘛。”柯俊文打心眼里想父亲接下这个药铺,隐约中他觉得这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柯年成边走边说:“药铺也和其他人说过,如果要转就得早。到时看嘛。”他还是犹豫不决,毕竟1700元钱,是可以在农村修一座房子的钱。这些年来,柯俊文在城里读书,家里有点钱都供他上学用了,没有任何积蓄的,他一时半会也拿不出来这么多钱。

“既然药铺还和其他人也说过,那我们更得抓紧啊!1700块是不少,但是想办法还是可以借到的。而且说不定过不多久就赚回来了。爸爸你得认真考虑这个机会了。你是医生,你是懂这行的。”柯俊文非常支持柯年成开始做药铺生意,总之他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总觉得前途一片光明,父亲人生也能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做这个生意后,肯定家庭经济会变好,这也是柯俊文梦想而且看好的一点。他说不出个高深的所以然来,但他就是觉得做这个生意肯定能好。

那天柯俊文仔仔细细要查看了这家药铺,位置还是很不错的,人来人往而且药铺开在这儿几十年了,从柯俊文记事走就有。药铺是街上老式旧木楼,那时街上的街铺都是这样的,房间狭长宽6米深8米,里面还有一间小房。药铺朝外右边就是常见的中药柜台,左边由外向里一共六张坐诊桌子。

柯年成的师傅医术精湛,所以一直是坐在第一位的,柯年成接位之后也是一直坐在最前面。药铺就和坐诊医生之间互相成就,两全其美。

柯俊文希望父亲柯年成能把这药铺接下来,但柯年成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这让柯俊文很是心焦。

柯俊文一边在学校用功的读书,一边关心着家里这件大事。这时的柯俊文经过两三年的城里生活,和年纪的不断增长,以及他读书看报,从各种渠道了解到的资讯,极大的丰富了他的大脑,他有了一定程度的见识阅历。

要说出什么成套的理论来,他还不具备。但当他一听父亲柯年成说到药铺要转让出来的时候,心里第一感觉就觉得这是个好机会,父亲应当抓住机会迈出这关键一步。他同时也隐约感觉,迈出了这一步,前景一定只有好没有坏,虽然他还隐约知道,在后面肯定还会有难以预料的困难,但都是能解决的,比一直在原地踏步要强很多,对父亲的人生也是极有意义的。

所以柯俊文急切的想要父亲接下这个药铺,并且内心支持且渴望父亲从此能有更好的建树。

可最终,柯年成还是没有去接这个药铺,并且他连要接这个药铺的想法都没有变强,只是开初有点心动,然后想法变弱最终没有想法。所以他连要接这个药铺的基本努力都没有做过,继续心安理得的做个坐诊赤脚医生,仍然当着苦逼的农民,一个身份转变的机会就这样失去了,他当然也没有这样的意识。

柯俊文大失所望,他第一次认识到,父亲柯年成虽然读过书,但思想意识却慢慢的在退步,已经与不断进步的社会渐渐脱节了。

事后柯俊文经过很长时间,慢慢总结出这件事的一些症结。

首先,自己父亲柯年成性格是胆小懦弱的,做任何事情前怕狼后怕虎,这也是柯俊文第一次清楚地认识到父亲的性格。

其二柯年成的思想已经固化了,已经跟不上发展的脚步,也许是因为年近40变老了?也许是因为青年时期受过太多挫折,心里有太多害怕变得更谨慎?但柯俊文觉得40岁正是年富力强思想成熟的时候,父亲的思想是这种现状,让他无比担忧。

另外柯俊文还能无奈地体会到,父亲柯年成负担也重,家庭经济一般还要努力供儿子上学,经济一直都是拮据甚至是越来越困难,拿一大笔钱根本不可能,借的话会担很大风险。但柯俊文认为,1700元,是有点多但是并不是巨大到无法偿还,有风险但是并不大,因为那时有不少人在外打工,两三年就能挣到这么一笔钱。柯俊文想,就是药铺生意做亏了,大不了去打工有什么了不起的?

柯俊文还想到,柯年成应该是在农村呆得太久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固步自封的生活,让他思想已经退化成一般农民一样了,眼光只看得到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囿于琐碎狭小的生活空间对外界了解太少,对新鲜事物说不定还有一定程度的抗拒,没压力的时候安于现状根本不想做出改变,从本质来说根本也没有努力的勇气,缺乏胆识没有斗志。

柯俊文虽然不能百分之百确定,但他隐约觉得这件事对很多普通人来说都是有教育意义的,应当很多普通人也有过类似的经历遭遇。没有见识意识不到改变之后天地的广阔和巨大前景,有限的眼光只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鸡毛蒜皮;没有胆识不敢承担任何风险,不会客观分析所有得失,做什么事一开始就知道畏难,还没做就觉得这也难那也怕,最后觉得自己只有失败而轻易放弃,一点努力也没付出过,自然无缘任何成功只有碌碌无为一生;思想上也守旧,认识不到这也是一种懒,而且这种懒无可救药!

所以,那时候基本上穷人或是普通人的穷困潦倒生活窘迫,缘于自身:见识短浅安于现状,没有勇气承担风险,在没希望的环境里白辛苦,努力的劲没有用到机会身上,行动落后思想懒惰自然落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