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只是被阳光掩盖了。”刘毅伸出手指,似乎要揭示某种奥秘。
“真的吗?你真的能看到星辰?”蔡琰好奇地追问。
“看不见,但我知晓天际繁星无数,它们与太阳一般大小,甚至更大,我曾经经常见到的。”刘毅皱眉,似在挖掘记忆深处,可他的话语在蔡琰耳中更像是无稽之谈。
“这怎么可能,星辰怎会比太阳还庞大?”蔡琰摇头,眼神中满是对刘毅的同情。
“真的,我没有骗你。我曾在天文望远镜见过。”刘毅的眼神瞬间明亮,旋即又陷入迷雾,“为何我会记得天文望远镜呢?”
“天文望远镜是何物?”蔡琰再度摇头,决定不再深入探究,“好了,刘兄,别再想那些了。我教你认字吧。”
目睹刘毅的困惑,蔡琰心中不忍,遂转换话题。
她铺开竹简,指点着首个字符:“这是‘吕’字,出自《吕氏春秋》,也是一种姓氏。”
刘毅学得很快,蔡琰欣喜地表扬了他,并着手教授书写。
在那个时代,孩童常在沙盘练字,蔡琰折取一根树枝,在地面示范。
刘毅接过树枝,流利地在沙地写下“吕”字及其它数个字。
蔡琰惊奇地发现,这些字迹不仅工整,更蕴含独特的韵味,显然出自高手之笔。
“刘兄,原来你会写字,之前一直在瞒我吗?”蔡琰的目光中既有怜爱也有敬佩。
“我不清楚。”刘毅迷茫地回答。
蔡琰从他的表情中察觉不到丝毫欺瞒之意,心中暗自揣测,刘毅样貌出众,书法又如此精湛,必定出自名门望族。
不知何种遭遇,让他忘却了一切。
“刘兄,再写几个字让我瞧瞧。”蔡琰不忍直视刘毅的迷茫,再次转移话题。
这一次,刘毅书写了更多文字,蔡琰发现这些字迹更为端庄,宛如刀刻。
细究之下,她发现这些字体似乎基于之前的书写风格发展而来,两者间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蔡琰同样热爱学问,见到刘毅的字,心中激荡起一股热忱。
她下定决心,无论怎样也要助刘毅重拾记忆,否则实在太过可惜。
“刘兄,你在此稍候,我去唤父亲过来。”蔡琰叮嘱完毕,便满怀期待地去找蔡邕。
起初,蔡邕对女儿的说辞半信半疑,终在女儿的坚持下前来查看。
目睹地的字迹,蔡邕亦是惊讶得瞠目结舌。
蔡琰年纪尚幼,学识未臻成熟,诸多细微之处难以洞察。
而蔡邕的书法修为已达高深境界,虽不及后世的钟繇,但也堪称大家。
在他的眼中,刘毅的字虽稍欠灵性,但整体结构严谨,布局和谐,每一笔一划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无懈可击。
这般造诣,非经年累月的刻苦习练和超凡天赋不能成就。
身为书法痴迷者,蔡邕面对刘毅的字,目光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犹如饥饿之人遇见了美味的红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