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知为何,当我独自品味这些祭灶糖时,却怎么也找不回小时候那种幸福的滋味了。
或许,那份幸福感并不仅仅来自于祭灶糖本身的甜美,更多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相互分享的温馨氛围吧。
曾经有人这样讲过,当一个人的童年时期缺乏某种东西时,待到其长大后有了足够的金钱,便会疯狂地、报复性地去购买这种物品。
回想儿时,每逢过年或者重要节日之时,方能品尝到那难得一遇的羊肉和牛肉。而如今,人们可以随意走进一家大骨头自助餐厅,尽情享受美食,直到吃到腻味为止。在餐厅点菜时,也总会毫不犹豫地点选各种荤菜,似乎永远都不会厌倦。
还记得小时候,总是偷偷窥视着父母高高藏起的那个装满糖果的罐子,心中充满了渴望与好奇。然而此刻,面对着琳琅满目的糖果,我们不仅开始挑三拣四,甚至有时连想要品尝一口的欲望都没有。
那时的我们,只有等到过年过节才有机会穿上崭新的衣裳,而且那些旧衣即使已经缝缝补补多次,仍然舍不得丢弃。可现如今,无需出门,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在网上轻松下单购买心仪的衣物;一旦发现衣服出现开线或破洞等情况,二话不说便直接扔掉。
小时候,哪怕只是轻轻咀嚼着蒲公英的花芯,品味其中淡淡的甜味,都会觉得无比幸福满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切都变得稀松平常,再也无法激起内心深处的喜悦之情。
于是不禁思考:究竟怎样做才能让快乐再次翻倍呢?或许答案便是——在最为迫切需要的时刻,恰到好处地再得到那么一点点额外的惊喜。
原本事后诸葛亮般的“马后炮”若能摇身一变成为及时雨,那无疑将会带来幸福感的成倍增长啊!
当收到别人发来的祝福时,如果只是简单地回复“同喜同喜”,确实会显得有些单调乏味。像邓爽发给我的那些祝福消息,总让人觉得像是群发的一样。
而且每次她给我发祝福都是称呼我为“小乖乖”,居然从没有提到过我的名字或者与名字相关的词汇,这让我不禁怀疑自己在她心里的地位,或许我就如同她那鱼塘里微不足道的小虾米,甚至连鱼苗都算不上。毕竟,我可舍不得为她花钱去帮她代付外卖链接。
那天我睡醒后才看到她的消息并给予回复,但她对我的反应迟缓竟然选择了沉默不语。于是我主动询问她是否已经放假回家了,然而她依然没有回应我。
随着过年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我开始思考要不干脆一个人独自回去算了。
想想回到家后,面对父母以及那些与我相识了足足三十年、无比熟悉的亲人们,大家整天呆在家里,除了没话找话说些家长里短,剩下的时间无非就是吃吃睡睡,这样的假期生活实在是无趣得很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