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追忆(2 / 2)朝唐之上首页

韩素干涩地嘴唇咧出一个艰难的弧度,微笑着道谢,干涸地唇瓣流出几缕血丝。

韩素撑起身子,离开温暖的被褥,走到厨房门口,推开两扇门。

寒流顿时顺着门缝吹进来,后厨温暖的氛围顷刻间一扫而空,郭恭停下手上切姜的动作,怔怔地看着门口韩素的背影。

后者一只手拉着披在肩上的麻衣,右手拿着汤碗,碗口倾斜,一碗热腾腾地姜汤便是就这么被他浇在地上。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一碗姜汤,一谢前世双亲和我的姐姐,多谢你们二十三年的养育之恩,韩素身在另一个世界,此恩大于天,只能来世做牛做马来报。”

“二敬李商隐,谢先贤之诗。”

说完,韩素便是摇了摇头,心中思绪万千却找不到一个人能够与自己分享。

宋朝之时,封建迷信之下不知打死多少神童天才。

虽然现在是唐非宋,可韩素也不敢保证自己对外说出他其实来自另一个世界会不会被人当做妖孽转世,抓自己浸猪笼去。

看来,这些秘密也只能他一辈子烂在肚子里。

关上厨房门,现在天色还早,便跟恭叔多谈了一会。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两句诗真是你小子昨天写的?”

坐在恭叔床上,郭恭半信半疑地审视着韩素,终于忍不住问道。

韩素点点头,这个问题这老家伙半个时辰之内已经问了六七十遍了。

“我怎么记得你小子不认字的啊,七八岁的时候就被卖到飘香院来了,你什么时候会写这么好的诗了?”

郭恭冷着一张老脸,恶狠狠地逼问道。

韩素咽了一口唾沫,现在最大的问题来了,别人不知道,这面前的老家伙可是对自己知根知底的,大字不识的韩素突然会写诗了,这话要是流传出去自己只怕会有不小的麻烦。

浸猪笼的危险时刻悬在韩素的脑袋上,面对老家伙的拷问,韩素急中生智,连忙说道。

“我们家从小靠在一座私塾旁边,年幼时候常听先生教书,自然而然就学了不少,被爹娘卖到飘香院之后,也时常温习以前的功课,所以,作几句诗词,也并不太难。”

“是吗?”

郭恭拖长了尾音问道,看向韩素那张满是皱褶的老脸更进一步,好像是要从前者的脸上看出刚才这一段话的真伪一般。

韩素只是别过头去,咬死了一句话说。

“是了是了,恭叔,以你的智商,小子我哪能唬得住你啊……”

“那倒也是。”

韩素见郭恭终于点了点头,表示相信,这才好不容易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这老家伙还真不好糊弄,还好本公子技高一筹,不然这一关还真过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