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九十章 回家(1 / 2)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首页

一位满脸皱纹的老汉,将满脸的皱纹都笑开了花,高高捧起那本收藏很仔细的大诰。

几年前,胡惟庸事件,秦枫就是头顶着这本大诰,硬是去到京城,要告御状。

以区区的七品县令,把当时权势滔天的胡惟庸给拉下马!

此刻,漫天的月光洒在大诰上,所有人都回忆起那天的情景,许多人都是亲身参与,不由得激动得热泪盈眶。

老百姓,不会忘记!

天底下,还有这样一个心怀百姓,愿意为民请命的秦大人,哪怕面对强权,哪怕生命受到威胁,也从没退缩。

今天!

这位秦大人,成为大明国师了!

这是最好的结果,这是淳化百姓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当秦枫身穿的蟠龙袍,转过应天府衙的时候,整条街更是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潮。

月夜的冷寂,被这股热情一冲,仿佛就褪去了冷冽。

扛着粮食的农夫们,将早稻新穗铺成金色的地毯。

染坊学徒,把青蓝色的布匹化作万顷碧波。

药铺伙计抛洒的艾草碎屑,在空中织成迷幻的雾气。

各行各业,淳化万民,都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尽情表达着自己对秦大人的尊崇和感激。

从洪武二年,到洪武八年。

七年的时间,点点滴滴,都在心头!

欢呼声,热闹声,哽咽声,呼喊声,声声入耳,震耳欲聋。

秦枫步步登高,站在府衙最高的一级台阶上,回转身,望着下面黑压压的淳化县乡亲们,心中也是有无限感慨。

大明国师。

其实他并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快,甚至有些突兀。

位极人臣,已经是封无可封。

或许,也该到了自己急流勇退的时候了?

不然,按照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倘若惹上了“功高震主”这四个字,未来如何,真的很难说清。

位极人臣的多了。

赵高怎么样?

霍光怎么样?

严嵩怎么样?

和珅怎么样?

现在自己是声名煊赫,百官崇仰的大明国师,但或许有朝一日,就连尸骨都无法保全了呢?

这样的事,发生了太多太多,大可不必在自己身上重演。

想一想,这个大明朝,自己已经做了很多事,接下来只要按部就班,对内开启工业革命,对外完成全球大一统,那就一定跟自己熟悉那个时空里的大明,走上截然不同的轨迹。

三百年的国祚,限制不住这个大明朝。

至于自己,或许可以早点含饴弄孙……哦,哈哈,还没有孙,含饴弄女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自己还太年轻了呢!

以后,少去京城,多待在淳化。

秦枫在心里悄悄做了一个决定。

看看,现在这些可爱的老百姓,以后和他们在一起,春种秋收,夏耘冬藏,平平淡淡的日子,才是人生真谛呢。

借着这一夜的月光,秦枫看着一双双晶亮的眼睛,一张张激动的面庞,微笑俯下身,抓了把青石缝里的黄泥,用力攥紧。

泥浆,从手指缝里渗出来。

秦枫望着一脸不解的乡亲们,感慨说道:“七年前,我来到淳化,还是个不更事的年轻人,就连种地,也是大家伙手把手教我的,那阵子,我连锄头都挥不好呢。”

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