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9章 言之有物(2 / 2)我在大明长生久视首页

李青目光欣慰,说道:“这是心学最具有迷惑性的一个地方,也是最容易走偏的一个点。先说结论,不是悖论。”

“失败的人也是在知行合一,不同在于,失败之人的‘知’,不够。”李青说道,“也可以说,因为他们不具备成功之人的强大执行力。并不是没有知行合一。”

小宝抓了抓头发,苦闷又费解的说道:“祖爷爷明明讲的很慢,可为啥又讲的很快呢,我刚才还觉得祖爷爷在说废话,转眼,就被拉下十万八千里了,都跟不上了……”

李青哈哈一笑,道:“你可以提问题;也可以好好想一想,为何明明很慢,又为何快的你跟不上;还可以去挑心学的毛病……”

李青温声说道:“善于发现问题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在对立讨论中学习心学、在怀疑中学习心学,远比上来就把心学奉为圭臬,好上十倍、百倍。”

“是这样吗?”

李青颔首,鼓励道:“大胆的想,大胆的问!”

“祖爷爷给我点时间。”

“不急,慢慢来……”

好一会儿,

小宝说道:“既然人人都在知行合一,那只拿权力场上的人杰举例就不公平了,也太极端了,除非以另一个极端的群体举例,并且能逻辑通顺,这才能证明心学的价值。”

这次,李青没有褒奖,可欣慰之情,却要胜过之前十倍不止。

因为小家伙已经开始往下一步推动了。

“比如说……?”

“农民。”

“好,那我们就拿农民举例。”李青颔首,考虑到小家伙脑力用了很多了,李青便在无形中助了把力气。

“你认为农民耕作苦不苦?”

“苦。”

“既然苦,为何还要干?”

“为了活着。”小宝说。

“那……成功了吗?”

“不成功不就饿死啦?”小宝奇怪道,“这能说明什么?”

李青笑道:“你好好想想。”

小宝怔了怔,突然道:“因为不成功就会被饿死,所以必须成功,故此,有了强大的执行力,就像那些高居庙堂之人,就像王阳明……都是一个理儿。”

顿了顿,“可如何培养强大执行力呢?”

“致良知!”李青说。

在李青的循循善诱,以及小家伙天赋异禀的双重加持下,就这么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推了下来,看似进程缓慢,实则进程飞快。

更重要的是,这并非填鸭式教学,每一句都言之有物,小家伙也不是囫囵吞枣。

不然,也不会有这诸多问题了。

终于,小家伙问出了关键,“如何致良知?”

“想知道如何致良知,首先要明白‘知’是什么?”李青教学,一向不直接给答案,而是引导着学生去思考,不过,考虑到小家伙年纪还小,给了提示,“就在我刚才说的话中隐藏着,你回想一下。”

小家伙微微点头,陷入沉思……

许久,

“是目标,是欲望,是……理想?”

李青笑意盈盈地点点头,问:“你觉得哪个更对?亦或说……哪个更切贴?”

小家伙略作思考,道:“欲望!”

“嗯,对极了。”

李青笑着说,“欲望是最大的驱动力,欲望越大,驱动力越强,所谓驱动力,便是执行力。”

“王阳明能立三不朽,是因为欲望够大,换之其他,亦然?”小宝自问自答,“嗯,就是这样。不过,具体怎么才能更好、更切合实际地致良知呢?”

李青温声说:“走一步,再走一步。”

~

欠四百,马上补,年过了,亲戚也走了,明日就可以一下更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