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八,距离会试愈发近了。
或许是感受到了即将参加会试的举人士子们的拳拳热情,天气居然稍显暖和了一些。
连日来积雪也出现了融化的迹象。
弘治皇帝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下意识的询问道:“萧伴伴,现在何时了?”
“回陛下,快到卯时了!”
听到萧敬的回答,弘治皇帝下意识的抬起头朝着窗外看去,旋即声音又响了起来。
“去给朕泡一杯浓茶来!”
“陛下,您彻夜未眠,龙体如何熬得住?奴婢求求您睡会吧!”
萧敬一脸的担忧之色,眼前的弘治皇帝疲态尽显。
弘治皇帝摆了摆手,有气无力的说道:“朕睡不着,你快去准备吧!”
说罢,便拿起面前的一本奏折继续看了起来。
萧敬犹豫了片刻无奈只能答应下来,不过却趁着弘治皇帝不注意,朝着门口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小太监当即会意,转身离开暖阁朝着坤宁宫方向去了。
如今能劝动弘治皇帝的,也只有张皇后了。
......
卯时刚到,宫门才刚刚打开没一会儿功夫,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位阁老已经抵达了文渊阁,这里也是内阁大臣办公之地。
大明的内阁作为文官的核心中枢,重要性不言而喻。
无论是大事小事都需要内阁先来梳理一番,将一些重要的事上报给皇帝。
刘健作为内阁首辅,更是事无巨细的安排到位。
此刻三位围坐案几前,梳理着昨日还没处理完的公务,外面伺候着的翰林已经早早泡好了热茶,点上了炉子,好让三位阁老能暖和一些。
“宾之,明日就是会试,都安排好了吗?此乃国家抡才大典,切不可出现一丝纰漏!”
刘健放下了手中的笔,看向了李东阳。
李东阳点了点头,不紧不慢的回道:“已经安排妥当!此事事关重大,下面的人也不敢马虎!”
“那就好!”
刘健颔首,随后又看向谢迁道:“于乔,去年的岁银算出来了吗?”
大明的岁银其实真正的现银只有少数一部分,大多数都是以实物纳税,比如什么粮食、茶叶等等物资。
官府在核算的时候,会将这些东西按照市价折算成一定的银钱上报上去。
不同于现银,物资这种东西在运输过程中,损耗极大!
大明两京十三省,版图庞大,再加上此时的运输完全靠着马车,这一路上的消耗可想而知了!
所以往往地方报上来的数字并不是真正的数字,而是需要户部重新安排人去核算一番。
此事的重要性不亚于科举,所以自然由内阁来安排人监督户部尽快将此事处理完毕。
按照往年的情况来看,弘治朝的每年的岁银也就在二百万到三百万两之间,相比较明朝前后的宋朝和清朝而言,大明朝的皇帝各个都是穷光蛋!
谢迁开口说道:“此事户部近些日子也一直在核算,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哎,这岁银恐怕比往年低了不少!”刘健脸色一沉,叹息一声。
一时间内阁之中笑声收歇陷入了沉寂,去年的冬天似乎寒冷异常,持续的时间长的令人有些绝望!
大量的百姓失去了生存希望化为流民,仅仅是京畿之地就有成千上万的流民,那整个大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