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先进科技工作者(1 / 2)我在北魏当皇帝首页

‘第一个’无疑是最困难的,所以概念车往往是最贵的。

今上是从小吃着侯大人做的饭菜长大的,老侯绝对是陛下的亲信;包裹也确是黄绫制成;几十张图纸间或加盖着‘大魏之宝’的玺印和小皇帝方方正正的御名花押。

虽说陛下匆忙离宫,自己没有面对面接受图纸,但‘大力鼓励发明创造、为科技人才发挥才智创造更好的环境’这种让人似懂非懂的语句绝不是一个老厨子讲得出来的:无论他做菜多么好吃。

而最近五天京城里创造新词汇和流行语最多的就是这位性情大变的小皇帝。

所以蒋欣对侯转述陛下的‘重奖制器人员条目’毫不怀疑。

为了及时造出小皇帝图纸上画的‘机器’,三十七岁的蒋欣竟然一夜白头!与他在匠作监工坊内一同穷尽心力制器的柳俭、关文备、郭安兴三人,竟也一夜白头!

真是熬心血啊!

最年轻的郭安兴才二十四岁!

作为前都水使者蒋少游唯一的儿子,蒋欣没有遗传到父亲的文采,却将父亲制器方面的巧思忠实的继承了下来,近年来苦心孤诣废寝忘食,大有青出于蓝儿而胜于蓝的趋势。

早在文明太后当政期间,父亲蒋少游的核心竞争力就已经崭露头角:旧都平城将营建太庙、太极殿,孝文皇帝就下旨令父亲乘驿道上的官马去洛阳对汉魏宫阙的遗址进行测绘以供效法;南征需要习练水军,鲜卑人习与陆战苦无楼船舟师,园囿池沼中盛夏戏水,也没有合用的画舫,于是命父亲绘制彩鹢轻舟、艨艟巨舰的图纸,并协助工匠监督修造;洛阳城的华林殿和金镛城新门楼的改建,所用效果图都是父亲亲手绘制。

父亲也因此被任命为都水使者,兼任匠作大将,加前将军衔;景明二年去世后又被追赠龙骧将军、青州刺史、谥曰‘质’:可谓生荣死哀了。

有人说,父亲是百世罕逢的巧匠、鲁班爷转世下凡;也有人说,蒋欣虽然自幼聪慧,又得父亲倾心教导,但天赋远远及不上蒋少游,在工艺技巧方面终生也不可能有父亲那样的成就。

蒋欣当然不服气。

论先天的禀赋,我是蒋少游的儿子,得天独厚,当世还有什么人能比我更有天资,难道是神仙不成?

论后天的教育,我是父亲从小手把手教会学习丈量、计算、绘图、勘测、设计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外人怎么比得了?

至于说我注定比不上父亲……时人哪得知?

空口无凭,多说无益:事实终将证明一切。

但当他打开黄绫子包裹,看见不到十岁的元诩亲手画出的一沓子‘消防器材图集’的一瞬间,他的自信心真的受到了一阵并不甜蜜的暴击。

世上居然真有如此心思灵巧之人?

而且还是个奶声奶气的未成年人?

有人教过小皇帝绘图吗?没听人说起过啊!

反正先帝爷是从来不会碰这些奇技淫巧的。

当然,小皇子的教育范围也绝对不包括这种培训。

陛下难道是……生而知之、无师自通?

或许是因为年纪小的缘故,他用笔的技巧有明显退步,好多地方本该用细腻的线条清晰的画出来,结果却被浓厚的墨汁给洇透了,看不大清楚:嗯,抽空儿制作一套专门绘图的细毛笔来送给陛下。

陛下应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对图似乎也不够满意,几张图纸正中位置上画了好久的结构分解图又被他自己斜斜的勾了两条粗线,然后又在旁边的空白地方另画了一个相同的,什么意思,以示前者作废吗?

还有一张上面一共画了三幅图,其中两幅斜斜的打了粗线,第三幅最小,旁边却画了一个怪怪的东西:两条相连的斜线,左边的稍短,右边一笔却很长,斜斜的指向整张纸的右上角。

蒋欣没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他当然不知道作业本上经常出现这种东西,叫‘打对勾’,也叫‘耐克勾’,表示‘正确、对的、就要这个’。

最夸张的一张纸上居然连画六幅图,又都一一打上斜粗线,呃……全不要了?

那这张图还放在包裹里有什么意义?

“只要以人力推送,它的前端真的就能将水柱喷射到十几丈外吗……”一边乒乒乓乓低头削着竹节,关文备一边神神道道的念叨着,“最常见的中空管状自然物肯定是竹竿,但咱们北方现在能找到的竹竿可不多啊,而且陛下特意标注,夹在竹竿内的移动‘活塞’要用什么材料才能实现那么好的‘密闭’效果呢……”一抬头正瞅见蒋欣拿着张背面有字的图纸,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做沉思不解状,气就不打一处来,遂大喊道:“蒋大人,背面,看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