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02章 安邑城万民欢庆,大将军推限武令(1 / 2)我在三国骑砍无双首页

第802章 安邑城万民欢庆,大将军推限武令

次日,安邑城中,一派欢声笑语的景色。

时过正午,街道上仍摩肩接踵,人流不息。

百姓们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孩童们在街头追逐嬉戏,老人们则坐在门前晒太阳,谈论着昔日的惊险与今日的安宁。

只见城东的粮仓前,那长长的队伍望不到头,百姓们手持户籍,井然有序地领取粮食。

不时有官差敲锣打鼓,高声宣读苏曜的安民告示,引得众人纷纷驻足聆听,赞叹声不绝于耳。

“大将军仁德啊!”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说话也是颤颤巍巍:

“若非大将军开仓放粮,咱们这些老骨头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是啊是啊,大将军不仅平定了叛乱,还为咱们百姓谋福。”

在老者身旁,一个中年妇女则兴奋的比划着手势:

“我们家那口子,昨天登记,居然说是俺们家有资格领受公田——那可是整整两百亩地呀!”

“我的天呐,多少年都没听过官府发田地了?”

另一个准备去登记申领田地的青年男子惊呼一声。

集结着,他旁边抱着小孩的女子也感叹道:

“等回来咱们有了自己的地,那可必须好好种,多打些粮食,不能辜负了大将军的一番心意啊。”

在街头巷尾,处处都是这样的对话。

安邑城在苏曜一系列安民举措的滋润下,仿若枯木逢春,焕发出勃勃生机。

如果不是街道两旁仍有那未褪去的斑斑血迹与战争损毁的痕迹,那眼前的景象根本无法让人与之前紧张萧瑟的安邑城联系到一起。

只见城中酒肆、茶楼、布庄、粮店全部开业,门庭若市。

尤其是城中那老字号“醉仙楼”,昨日还因战乱而门可罗雀,只能供应稀粥和白水,今日却已是座无虚席,人声鼎沸,热闹不已。

“好家伙,好家伙啊!”

酒店门口,张姓小伙瞪着眼睛看着眼前喧闹的酒肆,拍着大腿惊呼:

“掌柜的,我不过就是去城东排队领了个粮,怎地你这里就大变了模样?”

“昨日叫你上个水都费劲,今天竟然桌桌有酒,真是怪哉。”

“这自然都是多亏了咱们的大将军啊!”

酒店掌柜满脸笑意,迎上前来,一边用围裙擦着手,一边说道:

“别说你不知道,老王我做了大半辈子买卖,也想不到有今天这样子啊。”

“咱们那大将军仁义,不但给老百姓开仓放粮,居然还把那些世家宅邸中的美酒和商品无息赊卖我等商户,让咱们重新开张。”

“唯一的要求,就是让咱们平价供应,别昧着良心赚老百姓的钱。大伙都念着大将军的好,自然也都遵守规矩。”

那掌柜满脸真诚,话里话外都是对苏曜的敬重,再不见一丝昨日风言风语的样子,店中诸位食客也都纷纷把酒高歌,齐呼大将军英明、仁义云云。

张姓小伙被这热烈的氛围感染,也走上前来,要了杯酒,扯着嗓子喊道:

“大将军英明!愿大将军福泽深厚,护我河东百姓岁岁安康!”

他这一嗓子喊出,酒肆里的呼声愈发响亮,声浪几乎要掀翻屋顶。

这阵阵呼声,把在二楼正把酒庆功的司马朗、郭嘉、荀攸和王凌等人听得也是满心激动,纷纷感慨。

司马朗举着酒杯,望向窗外那熙熙攘攘、充满生机的街道,不禁感叹道:

“往昔只觉民生之事繁杂琐碎,难以尽善,如今观之,大将军这一系列举措,竟能在短短时日让安邑城焕然一新,百姓们安居乐业,实乃我等之幸,大汉之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