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正想作答,谁知徐峥南接连诉说起来。
“我见你心地不坏,勤而好学是个有大坚持大毅力的人。我问你李毅,你可愿拜我为师,学我这玄门一指擎江的神通?”
说罢,徐峥南眼神上移,示意李毅注意头顶上的十万斤湖水是由一“指”撑起来的。
“学习玄门的神通?”
李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位徐振南,水底活十三年的怪人上来就要收自己做徒弟?别的不说,就是他这一手擎江的本事怕是放眼整个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人了吧。况且,此时看遍四周皆是淤泥所构的污泥世界,李毅就算有心拒绝,也没有能力走出这片困境。
但意念一转,李毅再次想到他乃读书人的身份。想到最初的本心时,读书识字,为人处世之道,到现在准备考取功名,以后为秦封之地的人立心,立言,立功德,立太平盛世的伟大抱负与理想,李毅再三思虑起来。
“徐先生好意,毅心领了。不过毅所追求的是读书明真理,读书晓真意。本来毅打算来年春试,考取秦封文试五绝,然后出仕做官,为我秦封民众立心,立言,立功德,为我亿万秦封子民立万世太平。先生所言虽然很有诱惑,但毅万不能受”
说道此处,李毅目光坚毅,浑身散发出一股磅礴的气势,李毅此刻整个人仿佛铁水浇筑一般岿然站立,一动不动。
徐铮南听后,目露欣慰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好,好,好”
“想不到,现如今还有你这样的年轻人会拿读书当做至圣之道,好,好。李毅你也不急于表明主意,我玄门门庭广阔,不会强求人的”
“我在湖底清修一十三年,是因我那时修炼道门玄功陷入瓶颈,功法始终停留在了‘神仙境界’不能再进丝毫。为此我专门拜别师傅下山游远,妄图窥破神仙境进入我玄门中传说的‘天仙境’。
说道此时,徐峥南一声哀叹。
李毅听到哀叹的时候出声关心道:“先生为什么叹气呢?”。
“我下山后遭遇奸人所骗,转而练习别派的功法,最后两相冲突,一身玄功尽皆散尽于无了”
这个消息可谓重大,李毅生怕一个不小心这人力气消失,顶上的十万斤湖水将他们两压成粉末。
想到此处,李毅小心地看了眼顶上,发现情况还算稳定这才心里舒了口气。不过转念一想,这徐峥南所说的功力散尽,那么这一指擎江的本事算什么呢?李毅是个有疑必问的人,想到这里边出生发问。
“既如此,先生的这一指擎江是什么呢?”
徐峥南目露讥笑,似是在笑他自己一样。
“我这手一指擎江,不过只是十万斤蛮力而已,乃全属于力道,没有术道。纯粹的武夫行径,你若想学我也可以教你”
李毅听后暗道:“天元神州瓦解之后,整个神州一下分成四十九国。这四十九国连年征战,又互相吞并,十七年下来已经只剩七国。我如果能学到徐先生这一指擎江的本领,将来进入秦封军武,或许可以发扬我秦封军威,将来或能有更大的建树”。
打定主意,李毅见徐峥南有意收自己为道术弟子不成,若能得个武术弟子也是可以。
“怎么,想好了么李毅?”
思虑再三,李毅语气肯定道:“既如此,毅再次拜见师上,还望师上不嫌毅资质愚钝,望授这一指擎江之力”。
李毅双膝跪拜,口诵言语,声音洪亮,字句清晰,语气荡出浩然正气,这令这位湖底打坐一十三载的徐峥南嘴角很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