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做自己该做的、能做的、可以做的,上班的,种地的,做小买卖的,上学的,教书的,各行其是,各得其所。
83年春节,二婶婶给姐姐介绍对象,她娘家哥哥的大儿子,源自过年她回娘家的时候,她嫂子问我姐姐是否有婆家,婶子说没有,于是那人说,不然给老大说说?她答应了。
回来后就给忘记了,还是那个侄子过来拜年,再询问,哦,想起来了,于是跟我的父母提了起来。
我的父母是见过那个人的,我们两家建房子的时候,他来帮忙着,据说很老实,干活也实在,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父亲在钢厂上班的。
母亲的第一反应,太远了,距离三四十里地,路还不好走,村子在两座山的夹空,总之不太愿意。
姐姐之前有不少给介绍人家的,村里有几个,外面也有,不过不是父母不愿意,就是她不想,其实最主要的是她不想。
姐姐身高一米六五左右,在那个年代算高的了,五官很漂亮,双眼皮大眼睛,弯弯的眉毛,长长的头发,编个辫子垂在两侧,是我们附近有名的美女,关键是能干,还肯吃苦,能挣钱。
除了父亲那个发小想让他家大儿子娶了我姐姐之外,东南角那边还有一家提过,条件很不错,自己单独有一幢房子,家里驴车自行车啥都有,听说也有点积蓄,只不过那个男生 ,真的不高,至少比姐姐矮,因此姐姐不同意,逼急了,就跟父亲说“如果你觉得不错,你去跟人家过日子吧。”
于是父亲就歇了心思。
这两年年份好了,村里由几个老人组织年轻人开始扭秧歌,其中组织者就有我堂爷爷,还有一个是我姐姐同学的父亲,于是很多年轻人在农闲了,就开始学着秧歌,年前年后会在村里给一些有钱的、有脸面的人家扭一场,主家给点钱,给点点心水果酬谢,因此年轻人之间彼此见的多了,也逐步熟悉了起来。
姐姐虽然不扭秧歌,但是她的同学和伙伴有不少扭的,因此放假回家的时候,会和那些人见一面,待一会儿,聊一聊谁家的谁谁谁跟另一家的某某某定亲了,给了什么什么彩礼和多少钱;当然也会谈哪一家的姑娘能干还漂亮、别家的小伙长相如何、家庭如何。
少年男女,心中有梦,情起,反而没有那么的现实。
姨奶奶家的大表姑,已经确定了与西刘庄东北面的一个村里的拐弯亲戚定了亲,那家是我堂爷爷家的老丈人家的堂亲,姐姐说那个表姑父除了有点黑之外,别的还能接受。
姐姐那个伙伴,圆圆也订了亲,是跟安家河南面靠近县城的一个村子的,说是家里条件也不错的。
姐姐号称是跟这俩人都一样的能干,但是比她们漂亮多了,怎么也得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家里条件也不能太差的人啊;反正姐姐年龄也不大,不是很着急。
于是左挑右选的,姐姐的婆家还没定。
当婶婶提出来的时候,姐姐放假回家,听说了,也想起了那个闷头干活的青年,这次没有很激烈的反对,而且答应可以见见,哪怕母亲跟她说了路途遥远,姐姐反而安慰母亲“可以骑车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