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吃包子,挠痒痒(2 / 2)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首页

罗红缨好久没有叫过莫如深金狗了,他还想说什么,罗红缨竟然快步回自己的房间了。他觉得今天红缨姑娘有点怪,但也不便打听。也许是白天走路太多了,躺到床上后他很快睡着了。

早上,莫如深点卯之后,正准备和郑虎一起去巡街。只见包子铺的掌柜来了,他说要见罗县尉,面露难色。罗宗问他有什么事,他慢慢道出了原委。

那个瘦小伙一连三天都来吃包子了,每次都是抹抹嘴就走。他白吃白喝倒也罢了,每天晚上来看热闹的人都不买包子了,只看热闹了。连续三天,晚上基本都没有进账,几乎没有卖出去东西。

可是他又写了永不更改,为讲诚信,他不能自食其言。可是他又不能制止那个瘦小伙每天都来,于是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他知道罗县尉古道热肠,愿意帮忙别人,所以来求罗县尉帮忙。

罗宗觉得他说得有理,也确实有困难,于是答应了,他让郑虎晚上去看一下。掌柜千恩万谢,高高兴兴回去了。

莫如深问郑虎:“这么小的事情,县尉也要管?”

郑虎拍拍他的肩膀说:“你慢慢就知道了。走吧,咱们去巡街。”

刚过一更天,郑虎就带着莫如深来到了包子铺,罗红缨也来凑热闹。听说今天县衙有人来判案子,看热闹的人比前几天还多。

他们正好没吃饭,点了一些包子、小菜和三碗汤,边吃边等。眼看快二更天了,那个瘦小伙还是没出现。看热闹的人有点不耐烦了,有人先走了,但还是有人在等。

掌柜觉得很过意不去,怕那个人万一不来,就麻烦郑虎他们白跑一趟了。掌柜正想致歉,没想到那个瘦小伙出现在了门口。

他仍像往常一样,径直坐在了桌边,叫了八笼包子,旁若无人地边吃边喝。他吃完了四笼,到外面上了茅厕,很快又回来了。

郑虎一看果然如掌柜所说,他走过去,坐在了旁边的凳子上,莫如深站在了郑虎身后。瘦小伙就像没看见他们一样,一个接一个拿了包子吃。

郑虎说:“请问这位兄台尊姓大名?”

瘦小伙头都没回:“萍水相逢,不说也罢。”

郑虎嘿嘿一笑:“你到人家店里白吃白喝,难道连个姓名都不愿留吗?”

瘦小伙把包子咽了下去,说:“这位官爷,我是白吃白喝了,但店门口明明写着,能吃下八笼包子,就不必付饭钱。我有什么错吗?”

郑虎有点无言以对,只好拿出官威压人:“我要是非得问你姓甚名谁呢?”

瘦小伙看看他,微微一笑:“既然官爷想知道,说说也罢。小人名叫唐乙。”

“唐乙。你是哪里人?我听你不像本地的。”郑虎问。

“小人是永州人。”唐乙说。

郑虎问:“来到此地,所为何故?”

唐乙说:“据父亲临终遗言,寻找十几年前失散在吉州的叔叔。这几天找到了青竹县,盘缠即将用尽。偶然看到店家的招牌,故此前来就餐。每天只此一餐,因而食量颇大。只求饱腹,别无他求,明日便不再来了。请官爷和店家见谅!”

“原来如此!”掌柜说,“早说吗,让你吃几顿算得了什么。”

郑虎觉得他说得倒也合情合理,警告他说:“看你也读过几天书,大丈夫言出必行,明日不可再来。”

唐乙敢忙施礼:“自然,自然!”

掌柜说:“就当我请你吃了,坐下继续吃吧!”

唐乙千恩万谢:“多谢店家!”

掌柜招呼看热闹的人:“大家都坐吧,今晚所有吃食一律打八折。”

大家热烈鼓掌,有的人离开了,有的人坐了下来开始就餐。

郑虎一看没什么事了,与莫如深和罗红缨一起走出了店门。罗红缨和郑虎边走边聊,他们觉得蛮有趣。莫如深突然站住了,他们走出很远,才发现莫如深有点不对劲。他们折返回来,问他怎么了。

莫如深说:“他连续四天吃包子,为什么每次都要去茅厕,他到底是拉了,还是吐了?人通过嘴把食物吃进去,经过食道,进入胃部,经过消化后,才进入小肠、大肠、盲肠,最终排出体外。”

罗红缨咧咧嘴:“你说这些不觉得恶心吗?”

莫如深不理她,继续说:“如果他是吐了,何苦这样折磨自己?如果他是拉了,刚进到胃里的食物,为什么这么快到了盲肠。一天只吃一顿饭,他有什么可拉的?”

罗红缨斥责他:“什么拉来拉去的,多粗俗,你们这些金狗!”

郑虎一直没说话,他觉得莫如深的分析不无道理。他问:“依你看是怎么回事?”

莫如深略一思索:“查看一下对面的厕所。”

罗红缨说什么也不同意,但拗不过他们俩。到了门口罗红缨不想进去,守在外边,用袖子堵着鼻子。郑虎打着了火折,里面只有两个坑位。郑虎也觉得太臭了,不想上前。

莫如深接过了他手里的火折,往茅坑里照过去。莫如深确定里面没有呕吐物,看完之后他摇摇头。

郑虎问:“发现了什么?这里太臭了,咱们出去再说。”

出来后,莫如深说:“他一定说谎了。”

“是吗?”郑虎和罗红缨异口同声道。

莫如深说:“其一,茅厕里没有呕吐物,他没有呕吐过。其二,茅厕里的粪便表皮已经干涸,不是新拉出来的。我可以肯定,他来过厕所,但没有解手。”

郑虎和罗红缨不约而同点点头,他们望着莫如深,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他们万没想到莫如深竟然懂得这么多,心里对这个怪人产生了一丝敬意。

其实莫如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对于他曾经是一个悬疑小说作家完全想不起来了,但很多知识已经完全渗入到了血液里,难以忘怀。

郑虎问:“现在该怎么办?”

莫如深想了一下:“跟踪他,一定能发现什么。”

罗红缨是一个江湖人,她最喜欢跟踪了。用她的话说就是“要知心腹事,单听背后言”,她自告奋勇跟踪唐乙。

郑虎同意了,因为他知道罗红缨自幼随父亲学习武功,武艺高强,尤以轻功见长,她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郑虎叮嘱她:“千万小心,我们跟在你的后面。”

罗红缨说:“料也无妨!”

他们站在远处,偷偷盯着包子铺。不一会儿,唐乙出来了。罗红缨跟了上去,郑虎和莫如深远远跟在后面。

唐乙转过了几条街,来到了一处院落,门牌上写着“翠香楼”三个字。楼里楼外灯红酒绿,很是热闹,门口还有花枝招展的姑娘招揽顾客。

罗红缨一看自己无法跟进去了,站在远处等着郑虎和莫如深。他们很快跟上来了。

这时,郑虎用手里的刀鞘使劲磕了一下墙:“这家伙果然有鬼,既然盘缠用尽,怎么能去得起青楼?”

罗红缨愤然道:“我们差点被这个登徒浪子骗了,多亏了莫如深。”

郑虎说:“我们人太少了,我去多叫一些人来,说什么都不能让这个骗子逃了。你们不要轻举妄动,等我来了再说。”说完,他快步离开了。

莫如深觉得有点不妥:“我们总不能因为他骗了几个包子吃,或者因为他逛过妓院把他抓了吧?”

罗红缨很生气,她不管那些,坚决要惩治一下这个骗子。郑虎很快带着十几个衙役来了,包围了妓院,在其中一个房间抓到了唐乙。

他正在由两个浓妆艳抹的妇人陪着喝花酒,看到郑虎的瞬间他惊呆了。郑虎暂时把他押在县衙大牢里,等天亮了由罗宗来处置。

天刚亮,郑虎还没来得及向罗宗报告昨夜包子铺的情况,县衙门口的登闻鼓被敲响了。

知县吴正清大人升堂了,原来是德祥钱庄的老板范秉诚来报案,昨天晚上德祥钱庄失窃了。吴大人立即让罗宗前往德祥钱庄查看。

罗宗略一思索,作出了安排:“昨晚失窃,但城门已关,盗贼必定没有出城,目前尚在城内。所有人分成两组,一组守南门,一组守北门,搜查出城行人。细查带有大量金银细软者,凡有行踪可疑之人立即押回来。城门马上就开了,立即行动。一定要快!”

郑虎和另一名节级彭超立即分头行动,分别前往南门和北门。罗宗亲自勘查过现场,大门和银库的门锁没有强行撬开的痕迹,看来窃贼是惯犯。

德祥钱庄一共丢了300两黄金和价值1000多两银子的珠宝。在门框右边突出的钉子上找到了几根蓝色丝线,是普通棉麻面料的丝线。

罗宗仔细查证过德祥钱庄所有的人员,范秉诚确认钱庄里没有任何人穿过类似颜色和质地的衣服。顾客不可能进到后院,所以也可以排除顾客。丝线很可能是窃贼在不查之下衣服上被挂下来的。

罗宗立即派人把这一线索告知郑虎和彭超两位节级,奇怪的是两天下来,没有任何发现。既没有携带大量金银细软的人出城,也没有蓝色衣服上被挂下丝线的人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