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红领巾下的钥匙(1 / 1)为了爱,山之子求学记首页

1997年,政府在明雨村建的新教学楼投入使用,是一座两层的现代建筑,每层3个教室,总共6个。

新的明雨村小学位于村落背后的山坡上,能俯瞰整个明雨村,早晨可以看到旭日从东方的远山中冉冉升起,傍晚可以看到落日在西方的层峦叠嶂中慢慢下沉。

小山文和他的同学们幸运地成为了这幢新教学楼的第一批使用人,二年级使用一楼中间的教室。

进入二年级后,小山文他们迎来了一位新的代课老师,姓杨。杨老师是个女老师,中专学历,是小山文外婆家那个村子的。

经过一段时间,小山文和同学们感觉到,这个杨老师和那个冯老师是不一样的,这杨老师表情和善,一双水汪汪的眼睛好像对小孩充满了怜爱,就像个大姐姐一样关心爱护学生,再也没有罚站和挨打了。

小孩的世界很小,在家里,父母就是他们的天,在学校,老师就是他们的天。小孩是弱小的,大人对小孩好不好,都由不得小孩,只能靠运气。

杨老师的出现,是小山文这群小孩的幸运。在杨老师的爱护下,明雨村小学二年级班的小孩恢复了孩子天真活泼的天性,每天总是围着杨老师活蹦乱跳,充满欢声笑语。

这一年,小山文开始学习识字,在杨老师的教导下用拼音读出发音,用笔画写出方块字。日、月、山、水……,这样日复一日,小山文能读会写的字越来越多了。

数学方面,小山文在学会数字符号的基础上,逐渐学会表达更大的数字,个十百千万……,并且会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在一年级上学期,小山文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那条红领巾,成为少先队员。虽然不完全能懂这红领巾的含义,但系上大部分同学都有的红领巾,还是感到很自豪。

一年级的两个学期都没有组织过考试,二年级上学期结束时,学校组织了考试,考了语文和数学两个科目。没想到,小山文在人生的第一次考试里就得了班里的第一名。

那个年代的农村,学生家长大部分是文盲半文盲,不会教孩子,也不会逼孩子刻苦学习,学生都是在学校里才跟着老师学习,应该说在这个小范围内起点是相同的。小山文能得第一名,不是靠刻苦努力,说明他是有天分的,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能力比其他孩子强。

在后面继续在明雨村小学上学的这三年里,小山文每个学期的考试都在前两名以内,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这在村里都传开了,都说赵田刚家这个孩子读书厉害。赵家很以小山文的学习成绩而自豪,每听到有人夸小山文,赵田刚和王林花都很开心,他们也鼓励孩子好好学习。这极大地增强了小山文的自信心,让他爱上了学习。

二年级下学期,可能由于上学期得了第一名,杨老师安排小山文做班长。班长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拿着班里的教室钥匙,每天早晨来到学校开门。

杨老师怕小山文把钥匙弄丢了,就把钥匙串在一根毛线上,系起来挎在小山文脖子上,这样小山文的红领巾下面就比其他同学多了一把钥匙。

杨老师把钥匙挎到小山文脖子上的情形,让小山文终身难忘,这个大姐姐那双水汪汪的眼睛让小山文很有安全感和依恋感。

小孩子总是天真烂漫的,只要遇到好的人,总是充满了感恩之心。二年级下学期结束后,这位杨老师走了,以后再也没回来。等到三年级开学后,同学们得知杨老师离开他们了,顿时在这群小孩里炸开了锅。这群小学生自发地组织起来,有凑一毛钱的、两毛钱的、五毛钱的、一块钱的、五块钱的,买了两个暖水瓶要去看望他们敬爱的杨老师,其中带头是小山文的堂姐和那个好看的女孩。

小山文他们这群小孩选定一个周末的早晨在小山文堂姐家那里集合,人到齐后带着两个暖水瓶出发,一路追逐打闹着,翻过一条山脉和一片松林,走了五六公里路,到达隔壁村已是中午。他们在村里边问边走,终于找到了杨老师家。杨老师父母在家,告诉孩子们杨老师外出打工了,近期不会回来了。没找到老师,孩子们有些失落,也不知道咋办,只是把两个暖水瓶送上。杨老师父母看着这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也是感动不已,煮饭炸土豆给孩子们吃饱后,把他们原路送回去。

小山文以后也再没见到这位在他童年时给他留下美好回忆的老师,长大以后听赵田刚说在附近村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