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流寇(1 / 2)皇明永不落首页

沿着运河不断的向南走,陈锐的队伍也在这漫长的迁徙中不断壮大成长。

早些天还是一天几十个分散人的增加,但现在每天都有一支或几只流民队伍汇聚到陈锐这里来。

人数不断的增加,陈锐手下的这只队伍的人数也突破了五千人的大关。

但是,人虽然多了起来,实力也在逐渐的壮大,然而陈锐此刻一点也不开心。

无他,盖因粮食。

什么是民心,在明末民心就是粮食,小冰河期,战乱,造成了大规模的粮食减产,甚至是绝收。

于是乎,这些原本淳朴到极点的老农民们不甘在家中饿死了,喊出了他们那千年不变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据说,在明末有个官员听说有饥民造反便痛骂这些贱民为什么不呆在家里饿死。

说这句话的官员可以肯定是个不顾民众死活的贪官,赃官。

但这句话不论其真假与否,对整个大明来讲却是有着很大好处的,庞大的饥民起义军如蝗虫般席卷了半个北中国,而他们的起义并没有让自己填饱肚子。

相反,还造就了更多和他们一样的人,纵横北方的饥民将大明在北方的根基给彻底的打断。

可以说,明亡,他们要负一小半的责任,但我们并不能指责他们,因为谁也不想饿死。

谁能让他们填饱肚子,他们就听谁的,以前加入陈锐队伍的流民如此,俘虏的土匪也是如此。

他们不在乎为谁效命,他们只在乎可以让他们苟活下去的那一点粮食。

陈锐的队伍之前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壮大,原因无他。

就是从李家庄带出的那些粮食,可现在人数的增多让原本可以一直吃到南方的粮食没了。

原本,陈锐还打算着加快速度,减少路途中消耗的粮食,可现在看来,这是多么不切实际的想法。

人数的增多,也让行进速度变的慢了下来,陈锐接收的流民当中可不止有青壮,相反,还有着众多的老弱妇孺,他们的出现让陈锐原本还算满意的比速度慢了下来了许多,但陈锐却不得不接收这些人。

村长刚刚来找陈锐了,隐晦的告诉他如果三天内再不找到粮食队伍恐怕就要断粮了。

队伍中的粮食不出三天就要没了,这一点陈锐十分清楚。

虽说早就实行了控制配给的方式来节省粮食,但依旧阻挡不了粮食危机的到来。

中午,开饭了,相比之前几天的敞开肚皮吃,现在的午饭只能用心酸来形容。

不过,并没有人抱怨什么,即使每人只有一个不大的掺合着野菜的饭团,但处在这末世中苟延残喘的人们皆无一丝怨言。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粮食马上就没有了。

“粮食粮食还是粮食。”夜来了,草草的结束对保安队训练后陈锐便召集了众人开始议事。

与其说是议事,不如说是陈锐的一言堂。

一支五千余人的队伍,其中仅青壮便有就有两千人,这样的规模在明末的河北地区应该算一支比较有实力的队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