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参见陛下。”李牧刚进津门造船厂,沈整一群人便乌泱泱来迎接李牧。
“平身吧,朕就是来看看你们。”
“陛下是来看我们的全铁甲舰大船的吗?”沈整换上一副笑嘻嘻的模样。
“你小子,知道的还挺详细。”
“嘿嘿,陛下请跟我来,船就在船坞里,已经基本完工了,就是不敢下水,正在检查问题,做最后的测试工作。”
“不敢下水?还有你沈整不敢搞的船?”来到一座万吨船坞中,高耸的船体映入李牧眼帘,在这艘船的四周布满了脚手架,数不清的技工正在上面工作。
“陛下,这船整体是用全钢材料制成的,但咱们的钢材您也知道....照目前的钢铁厂提炼工艺,钢材质量已经达到极限了,用来生产其他武器装备绰绰有余,但想造全铁甲舰还差些,这就要求我们造船厂能够针对钢材本身的缺陷做舰船整体设计调整,这个过程可谓难上加难,我们历经数月才堪堪基本完工,所以舰船整体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不敢轻易下水。”
“嗯,朕知道你们的困难,凡事稳些总没错,走!带朕去看看你们船,能登上去吗?”
“没问题,此船只要不下水,一定没有问题。”沈整带着李牧一行人从一条类似固定跳板的通道登上舰船的甲板,上来后,这里显得异常开阔,甲板很宽敞,各类预留的舰船结构都有。
李牧下到甲板下面查看了一下整条船的用料结构,不得不说,全钢造出来的船确实扎实,如果打个对比,准铁甲舰是壮汉,那全铁甲舰就是全身腱子肉的铁汉,手臂比一般壮汉腿都粗的那种,差距极大。
这样的一艘全铁甲舰如果下水,就算拿到海面上让现在的各国风帆战列舰往死里炮轰,它都不会有一点问题,甚至连李牧的某些开花弹,也休想伤它分毫。
沈整给李牧提供了一份初步的设计数据,数据上显示,这艘全铁甲舰的吨位高达5700多吨,是准铁甲舰的两倍以上,妥妥的超级巨舰。
不过这艘铁甲舰对于李牧来说,在火力系统上还差点意思,也就吨位能够跟历史上的北洋水师的铁甲舰比,火力系统完全比不过。
它运用的还是风帆战列舰时代的半移动式火炮,即使口径很大,也没有历史上真正的铁甲舰的固定可旋转炮塔的舰炮强大。
肉倒是肉的很,就差个火力了。
李牧将手抚摸在这艘全铁甲舰上,随着大脑“叮”的一声,熟悉的声音再次传来。
“你触摸了一艘半成品全铁甲舰,领悟定远舰全部原理参数。”
定远舰??李牧愣了愣,他的眼中射出一道精光,定远舰他当然知道,这可是北洋水师的旗舰,虽然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失败了,但毫无疑问定远舰是当时颇为先进的铁甲舰,只是因为当时刚好正在经历一场舰船技术革命,樱花人晚买的舰船更加先进一点,被小鬼子钻了个空子,侥幸赢得战争,若是没有那一点点航速和射速的提升,北洋水师打赢小鬼子不成问题,北洋水师的官兵和军舰还是相当优秀的。
再者定远舰放到当下这个时代,那更没有问题了,绝对吊打风帆时代的所有战舰,哪怕是一支完整的舰队也绝不是定远舰的对手,它不仅装甲厚,而且火力强大,航速也远不是风帆战舰可比。
李牧面露激动之色,沈整他们以为是自己的战舰深得圣心,正要松口气,李牧便开口了。
“走,下去,朕要看看你们的设计图纸和研制室。”
沈整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李牧为啥突然要看设计图纸和研制室,不过沈整很快就带李牧来到了研制室,这里是他喜欢和资深的技工们深聊造船技术和思路的地方。
一进全铁甲舰的研制室,里面到处都是厚厚的技术资料,还有满桌满墙的图纸,以及一块大黑板,这个研制室非常大,而且里面的技术资料都是沈整他们自己弄的,可见他们平日里相当用心。
李牧让沈整把他们设计的全铁甲舰图纸拿来,他先细细的看了一眼,结合脑中两款铁甲舰的知识,李牧很快就指出了沈整他们设计的缺陷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确实不能下水。”李牧皱着眉头暗道。
“怎么了陛下,您不要吓唬我,我胆小。”沈整在一旁战战兢兢道,他倒不是恐惧李牧,而是担心这艘全铁甲舰有大问题,这可比杀了他还难受。
沈整内心现在想的是,完了完了,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李牧看见沈整一脸恐惧的模样,感觉好笑。
“别太担心,朕指的不能下水,并不是要拆了重造,你们靠过来,朕给你们讲一下问题所在。”
“是!”沈整和一众资深技工们都围了上来,仔细聆听李牧的话,他们都是知道李牧的才能的,当日李牧参与建造准铁甲舰时,他们都在场,见过李牧的神通。
可眼下,李牧一开口,他们依旧呆住了,连沈整都不由惊叹,专业....太专业了,简直是捏着他们的命门在说关键中的关键。
一大堆极其精准专业的词汇搭配数据分析,在众人的耳边盘旋,沈整和诸位资深技工们闻言,内心无不赞不绝口。
两个小时后,沈整和技工们恍然大悟,他们明白了自己所造的全铁甲舰问题所在,沈整则狠狠松了口气,只要不是重造这种大问题就行。
接下来,在沈整的带领下,他们开始了问题修复的大工程,整个修复的初步过程就持续了四天,期间李牧参与帮他们解决了一些小问题,百分之九十九的工作都是沈整他们自己完成的。
不得不说,沈整他们的造船水平已经完全不输领悟定远舰知识之前的李牧了。
结合李牧这几天的集中指点,现在让沈整他们独立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艘全铁甲舰完全没有问题。
离开了津门造船厂,李牧回到了坤宁宫。
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各个事项进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