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听他瞎说了,啥不累呀!非要逞能买了硬座,什么就十个小时,白天的车看看风景,忍忍就过去了!我可累坏了!”谢云抢先抱怨起来。
这次郝卫东买票,老一代人的消费习惯,能省则省的心态,这次算是体验了一把拥挤的滋味。
“那咱们就赶紧回家,吃饭休息!”郝强拥着两人出站,随手打了辆黄色面的,就是着名的天津大发。
1984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辆由中日合作生产的微型汽车——国产大发Hijet在天津市汽车制造厂顺利驶下生产线。虽然第一批车型采用了简单的CKD组装模式生产,但价格低廉和经济适用的特点也让国产的天津大发受到了热捧,产量得以逐渐的提升。
这辆车的结构简单,体积很小但承载能力很强,既能装货也能装人,维护方便油耗又不高……”这就是当时人们对于天津大发华利的普遍评价。这些优势完美地贴合了当时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对于坐出租车出行的绝大部分需求,基本上可以说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替代了高端车型在出租车行业的地位,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1993年的京都,“黄面的”的数量已经达到了3.5万辆,占据了当年出租车保有量的51%;10元/10公里的起步价,超出部分每公里1元的价格让人们大可忽略其冬冷夏热,舒适感差等缺点。
曾经春晚小品讽刺“黄面的”是满地蝗虫一样,的确是出租车占比大户,的哥也是碎嘴,一上车就和郝卫东天南海北的侃大山。
郝强打车一般不怎么搭话,你只要一接茬,京都的哥那嘴就停不下来了,一个人开车多闷啊,聊起来精神!
等着到了胡同口下车,的哥还从窗户伸出头,“回见!有机会儿咱们接着聊!”郝卫东都被侃晕了,“这出租司机,嘴皮子真厉害!”
石鼓胡同的院子虽然不怎么过来住,但是周末的时候郝强和谷小芳都会一起去到两个院子打扫下卫生。偶尔还会住一晚上,和谷小芳换换环境,找找不同的感觉。
进门老妈关心的菜圃里面大冬天的肯定没有菜了,之前的菜是前房东家种的,等父母走了就让谷小芳拔着都先吃掉,
郝强可没那么多时间过来侍弄菜,那是老年人消磨时间的事儿。
谢云进家先转了一圈,还是那个小院,只是少了夏季的绿色,郝强用早就准备好的厨房的菜,给他们先做了一锅面,吃完父母两人就疲劳的不行去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