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介绍:北方将陷入大规模流行病传播的局面中,并还在不断扩散中。你作为事实上的一省长官,需要带领你的子民抵御此次的疫病来袭。
打开国策树,里面显示自己已经完成三个国策,马政改良,重建农村,开始工业化。
加上这些奖励后,再去商店里逛了一下,咬着牙买下对事件有重大裨益的人物。
伍连德(1879年3月10日—1960年1月21日),字星联,出生于英属海外殖民地槟榔屿(今马来西亚),祖籍广东台山,马来西亚国籍,预防医学家,医学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卫生防疫专家,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伍连德于1903年获得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03年—1904年在吉隆坡医学研究院从事医学研究;1907年从马来西亚来到中国,出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副校长);1912年11月任东三省防疫事务总处总医官;1926年9月任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校长;1930年任海港检疫管理处处长;193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提名,同年当选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1937年举家返回马来西亚槟榔屿,并自营诊所;1960年1月21日在马来西亚槟榔屿逝世,享年81岁。
汤飞凡(1897年7月23日—1958年9月30日),男,着名微生物学家、病毒学家,沙眼衣原体的发现人之一。曾任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21年汤飞凡从湘雅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1925年被推荐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学习;1929年回国,先后担任上海中央大学副教授、上海医学院教授;1935年赴英国国立医学院研究所进修;1937年回国,被任命为中央防疫处处长;1950年任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195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此两位在被召唤后迅速展开相关工作,专业性让刘瑞这个半吊子目瞪口呆。
伍连德翻看着刘瑞捣鼓出来半吊子的公共卫生体系1.0版,还算满意,起码比基本为零的清朝防疫与北边摆烂的卫生条例体系好太多了。
“巡抚大人,要是全国都像你这般重视民众,现在鼠疫也不会猖狂至此啊。北边真的毫无动作吗?”
“伍连德先生,只能说聊胜于无,传统中医手段对鼠疫杀伤效果也就那样,你也明白,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卫生防疫系统,我们就算是有特效药也没有用。”
伍连德一听说有特效药,十分激动。
“巡抚大人,真的有特效药吗?”
“刚刚研制出来链霉素,对各种鼠疫都有特效,不论是广东那边流行的腺鼠疫,还是北方传播过来的肺鼠疫,我们基本上可以将死亡率降到10%以下。眼下的问题就是链霉素的产量还跟不上,我们迫切需要你来主持公共防疫,减缓我们卫生系统的压力。”
“哈哈,巡抚大人可是抬举我了,当年我在东北防治,手下可没有这么雄厚的医资力量。我统计了一下,现在每个县都有1到2家医院,工矿企业还有独立卫生系统。城镇与农村乡级诊所基本普及,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站于联合诊所覆盖了80%以上的村庄。
即便是没有医疗站点的地方,我还可以抽调人员组成机动防疫队,跟耶尔森菌打游击战。只要民众能稳住大约2个月,我就有把握在安徽范围内将鼠疫清零。”
“好!”刘瑞当机立断,将刚刚建设完成的有线广播系统交给伍连德,同时开展半脱产的民兵动员,维持地方防疫,分发药物。
至于汤飞凡,刘瑞让他在医学院组建病毒学学科与疫苗学学科,攻关各种急需的疫苗与特效药。
当他接受了研究之后,医学院的研究所就像上了发条一般,紧密有序的运转起来,源源不断的特效药走下试验台,走进药厂,生产出来后被伍连德的机动防疫队分发到各地,投入到对复合疫情的治理中。
除了鼠疫,安徽各地陆续出现了伤寒、天花、霍乱、日本血吸虫病、麻风病、钩虫病、疟疾等烈性、急性传染病的报告,汤飞凡埋首于各种药物研发之中,伍连德则奔波在刚刚完成的县县通公路上,一个县一个县的走访。
原先医疗系统的毕业生们对这位空降而来的马来西亚医师与瘦瘦高高的学者十分不感冒,但两人展现出过硬的专业素养之后,医学生们才明白过来,这才是要抱紧的大腿啊!紧密团结在以伍连德同志为首的公共卫生小组周围,才是迅速平息疫情的关键。
什么?你说我们之前不听号令?怎么可能!叉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