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房经过几天时间已经晾干,墙上的窗户也让潮气少了很多。
启河不放心,他让人烧了些草灰撒到地上,再把地上用平整的竹板铺好,才倒上收获的稻米。
稻米堆的尖高高的,每当族长启轲路过粮仓,就会进来看看,然后抓起把金黄的稻米,嘿嘿的笑上一会儿。
打下新的粮食,就要先吃顿饱饭。
村民们去壳的方法是杵臼去掉稻壳。
一个大石臼,一两个人用大木棒杵砸碎稻壳,米粒就脱了出来,再把稻壳弄干净。
杵有木头制作的木杵,有石头的石杵,听说土氏有陶杵。
只是启河觉得这种方法效率太低,费人费力,让启河看着累。
他记得古代有一种靠杠杆原理,用脚踩木头,杵米,好像叫舂米对。
想起来就去做,这是启河的好习惯。
他把图画在木板上,交给族长,族长看到这个东西很新奇,然后经启河一解释,他就明白了。
启轲族长直夸河真聪明,又制作出了新的器。
石臼就用原先的好,内壁很光滑。
木头制作的舂米对很简单,按照图纸做就行,启河在旁边指导下,东西就做出来了。
他试了试效果,还真好,比用木棒杵米快多了,谷壳也干净多了。
启河对这东西很满意,他还真没见过实物,只看过图片,记得是古代人后来发明的。
舂米对很好用,启氏又做了几个。
启河制作的竹筛筛米也非常好用。每天都有人在忙碌不停的舂米、筛米。谁不想早点试试这新工具臼出来的米呢?
夏收很快结束了,启河想找到事情干。
他觉得自己嘴馋是应该的。
启氏目前主要的食物就是肉和稻米,蔬菜或者说是野菜吃的很少,都是在野外采摘的,每次雨后,都会有一批野菜冒头。
他想起了装水的葫芦或者说原始人叫瓠,反正他就叫葫芦,慢慢的启氏的人也跟着叫葫芦。
这个时候的葫芦是只有一个肚子的,接近葫芦瓢。
这种葫芦在嫩的时候,村子里的人经常用来做蔬菜煮着吃。
等熟透后就作为器皿,后来学习启河,每人外出腰上都带着一个。
还有几多种他们经常吃的野菜,启河叫不上名字。
他觉得现在水稻收完了,地不能荒着,现在还是夏天,大概也就七八月份。
启河记得在现代好像能种双季稻,启河不知道这里行不行。
即使种不了双季稻,种点菜也挺好。
启河又去找族长商量,再种一季稻子的事情。
启轲族长说,他们以前也试过再种一季稻子,只是夏收后雨水多,稻子长势不好。
秋天时候收的稻米,只能勉强够把稻种收回,所以大家就不浪费劳力种稻了。
至于种菜的事情,村子里也有人种过一些,但菜的品种少,大多晒干储藏过冬,还是挖野菜方便。
不过既然河说种菜好,那启轲族长就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