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人们会问,为什么不将李宣带来的秦军留一部分,那样岂不是更加安全吗?李宣也想这样,可是兵力实在有限,还要同时防备东方的虎牢关和南方武关,这边有些捉襟见肘了,李宣将带着的军队全部安排出去,尤有些不足,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防守洛阳这座已经被杀的满目疮痍的城池。
好在这余下的万人都是洛阳当地的子弟兵,还不至于趁机作乱,只是因为疏于训练,做起事来的确是有些拖沓,使得洛阳至今已经几个月,还是难以恢复到往日的社会秩序,有些街匪恶霸趁机鱼肉百姓的事情时有发生,这让李宣很是不满。
虽然李宣也曾使用雷霆手段,处置过一些,但是这些人的背后几乎都有洛阳乡绅的势力支持,因而为了不激化矛盾,李宣已是一忍再忍,但是,等到上党郡的军队一到,李宣是绝不可能再手软了。
这一点李宣明白,荀攸明白,洛阳当地的旧有势力当然也明白,于是这几日的气氛开始古怪起来。
荀攸曾找到李宣,劝说他暂避锋芒,但是李宣是谁,说起勇力,恐怕整个中国也难有敌手,又岂会害怕这些宵小之徒。
这也让荀攸几日来,一直担惊受怕。
今日这大朝会,荀攸本事建议取消的,可是李宣根本就不在意,或者根本就看不起这些洛阳的所谓士族,他们之前不过是依附于袁家的一群蛀虫,之前洛阳百姓收拾袁家的时候,他们之中有些人也跟着倒了霉,可多数人其实是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的。然而李宣还是不将他们放在眼中,这些只会夸夸其谈的人,让他们造李宣的反,李宣可不信他们有这个胆。
然而事情无绝对,此刻李宣便因为自己的大意而陷入了被动。
在大朝会后,李宣照例前往善坊,安排洛阳百姓的米粮发放事宜,如今的洛阳,生产全部被破坏,百姓只能靠着每日领取李宣定量发放的米粮度日。可因为秩序一直无法恢复正常,因为,这监督米粮发放的事,便成了李宣每日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毕竟百姓的吃饭问题才是重中之重,倘若百姓开始饿肚子,那么洛阳的正常生活就更不可能实现了。
然而,今日走到善坊不远处时,却遇到了四面八方用来的几十人的突然袭击。
这些人各个手持兵刃,甚至还有军中管控极严的弩弓,好在李宣身边的十数人,都是当年和虞信一同追随李宣的道家高手,各个武功高强,要不是那些偷袭者手中有弓弩,这样的偷袭根本就不可能对李宣造成危险。
手提特制横刀的李宣挥砍掉一支弩箭,随即长啸一声,如同离弦之箭一般,扑向一名头目,长刀疾刺,那人身形竟然也不错,向后击退,堪堪避开李宣的一刀,手中的重剑借势向前一送,砍向李宣。
李宣的横刀刀身轻巧,与重剑硬碰硬的情况下,难免会陷入被动,因而李宣身形灵巧地向侧方轻移,以一种违反力学原理的姿态滑到了头目的身侧,横刀疾刺,头目避无可避,再想避开已经不可能,危机之时,他竟然做出了同归于尽的打法,不避不让,但手中的重剑横砍向李宣。
此时李宣如果不收刀,那必然要被头目的重剑砍为两段,这也是头目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的最好的决定。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李宣的实力,只见李宣以一种快的超乎想象的速度,合身冲向头目,在那头目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撞入头目的怀中,然后攸地分开,李宣后退,头目后退,李宣扭身挥刀杀向另一人,而头目则一脸难以置信地表情,低头看了看不断涌出鲜血的身体,无奈地软到在地,没有了气息。
而此时李宣依旧又斩杀一人。
突然街角处几十个黑衣身影迅速掠近。
李宣的亲卫迅速收拢阵型,将李宣围在中间,可就在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些黑衣人以快如闪电的速度撞入袭击者的人群,很快便结束了战斗。
究竟这是怎么回事,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