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9章 发表后续(1 / 2)重生科研,这一次不要猝死首页

组会上张老师这样说说,大家也自然不会当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组会在一片和谐中结束……

随着时间的发酵,这篇文章引起的反响开始逐渐增加。

文章接受后的第三天,张辅给李荣转发了一段话,

院办王老师: 张老师你好,祝贺你的团队发表重要成果。希望你有时间将发表的工作写一篇新闻稿,配合学院宣传。

国内各个科研院所都差不多,在学院官网通常都存在相应的宣传栏,及时发布学院的科研成果与重大进展。

像《Ecology Letters》这种工作,在整个生科院都是属于非常亮眼的工作了,毕竟每年这本期刊发表也就两百多篇,整个中国发表数目可能也就二三十篇左右。

尤其在如今这个还不算特别卷的时期,生科院一半老师都是比较咸鱼的状态,每天九十点上班,三四点下班的大把人在,只有头部的几个大课题组在产出成果。

其实在这个时间段也是正常,大多数高校都是实行事业编制,一个科研人员如果进了高校,只要不违法乱纪,基本上不存在被请退的可能。如果没有远大的目标,完全不需要在意考核目标,只需要每天摸摸鱼上上课,轻轻松松拿工资,社会地位还特别高。

只可惜这种好日子在五年后一去不复返,国内高校纷纷实行非升即走的政策,收缩事业编岗位,加强考核要求,从而导致大家都开始拼命卷文章,所以后续猝死的科研人员也越来越多。

科研成果的新闻稿很好写,总结一下文章内容,然后将图插进去,顺便介绍一下文章作者就可以发给张老师了。

学院办事效率很高,上午发过去的新闻稿,下午便已经挂在学院官网首页了,甚至还配了图,李荣点开看了看,心里暗暗得意。

晚上的时候李荣收到了楚灵的消息,

“我好多同学都知道我发了好文章,都想让我带着她们做实验,怎么办?”

由于这篇文章是楚灵主笔的,自然第一作者也是她,学生们也搞不太清楚其他的关系,只认第一个作者名,同时看见下面的作者介绍: 其中第一作者为本校生态学专业本科生楚灵,自然大家都开始找楚灵了。

楚灵毕竟没有经历过这种场面,况且求上门的都是同学甚至舍友,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回绝,所以只好向李荣求助了。

“你告诉她们,你是跟着我在做实验的,让他们有事情来找我。”

李荣发完消息后,身子微微后仰,靠住了椅背,

这些本科生多纯朴呀,哪怕有目的性,也完全摆在台面上了。况且这篇文章里也挂名了当时参与盆栽实验的数据同学们,自然而然激发了大家的兴趣。

这是好事情,毕竟下学期楚灵便会搬到本部,到时候想要在榆中温室继续开展盆栽实验多少会有些不方便,现在有这么多精力充沛的本科生愿意自告奋勇,李荣当然很是乐意。

毕竟本科生和硕士新生不同,招本科生干活本身就是等价交换的过程,要么付出金钱,要么给挂名文章或者项目,以便他们用来评奖学金和申请保研。

想到了奖学金,李荣立马给楚灵发消息,

“今年入学记得申请国家奖学金,三万块钱呢。”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