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向李承乾,他到现在都不明白李承乾为什么会造反。
房玄龄看出了李世民的担忧,说道:“如今太子尚且年幼,细心教导,想来定能承继社稷,陛下不必忧虑。况且如今有此神迹在此,陛下为千古一帝,想来日后定会有太子殿下之事,到那时在仔细防备便可。”
李世民想想,目前也只能如此了。他自己是政变上位,登基之初就定下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就是为了让后世子孙不要学他,以保证政权的稳固。现在他看到后世没几次皇位是传承有序的,心中的感情可想而知。
【而在武则天决定最终还政李唐之前,朝中的李武之争就已经斗的很激烈了。】
【武则天姓武,由武三思等人继承权力意味着武周王朝的延续;如果由李显继承皇位,则意味着武周王朝的结束,李唐王朝的复辟。】
【武则天本人的内心也非常烦恼,她既不想武周结束,又不想传位给侄子。至于让儿子改姓武,那就是哄人的,武则天肯定知道,即使改了武姓,在她死后儿子也能改回李姓去。】
【武则天年轻时父亲早逝,她的母亲杨氏是武士彟的续弦,因此武士彟的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对武则天母女很不好,直到最后把她们逼回了长安。因此武则天心中是有对这两个哥哥的恨的,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就把他两个哥哥流放了。后来直到自己需要武氏外戚来帮助稳固权势,才召回了哥哥的儿子,也就是武承嗣和武三思等人。因此对于传位武家人,武则天内心难免心有芥蒂。】
【之后营州之乱的爆发,让武则天看清了局势,内心的天平开始逐渐向李唐倾斜。】
【万岁通天元年,因营州都督赵文翙暴虐无道,松漠都督契丹人李尽忠和旧城州刺史孙万荣起兵反周,攻陷并占据了营州,十日间集结了数万军队,进而围攻檀州。】
【而叛军打出的旗号是“还我庐陵王”。大家知道古代造反肯定不能直说我要造反,都会打出一个有煽动性的口号,比如陈胜吴广起义时就打着扶苏的旗号聚拢人心。所以叛军之所以打出李显的旗号,就是知道当时的武周内部还有很多人心向李唐,打出李显的旗号就是为了影响武周内部的人心。】
【叛军的口号虽然说服力不太大,但接下来的事情就很说明问题了。武则天为了镇压叛乱扩充兵力,派出梁王武三思去招募士兵,一个多月下来还招不到千人,武家人的频频失利,让武则天看清楚了这些人确实难成大器。之后她换了李旦为河北道元帅去招兵,没几天就招募了五万人,这可是上战场拼杀,由此看来李唐的号召力还是很强的,当时天下人心思唐。】
【叛乱平定后,群臣又多次奏请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
【宰相李昭德曾经向武则天密奏:“臣闻文武之道,布在方策,岂有侄为天子而为姑立庙乎!以亲亲言之,则天皇是陛下夫也,皇嗣是陛下子也,陛下正合传子孙,为万代计。况陛下承天皇顾托而有天下,若立承嗣,臣恐天皇不食矣。”】
【李昭德拿李治的临终托付来劝说武则天,确实打动了武则天的内心,对于李治,武则天确实是有真感情的,直到此时丈夫还有儿子的分量,终于压过了她心中对武周的执念。】
【后面狄仁杰的一番话一锤定音,武则天自己也肯定会想:“确实啊,没听说过成为皇帝的人会在太庙祭祀姑姑的。”】
【而武则天对狄仁杰说的那句“还尔太子!”,其中意味深长。为什么武则天用的是“还”这个字呢?还,就是归还的意思,说明武则天一直都知道狄仁杰心念李唐,不停地为恢复李唐事业添砖加瓦。这君臣二人心照不宣,武则天欣赏狄仁杰的才能,一直重用狄仁杰,而狄仁杰也确实为从未真正的反对过武则天,一直为武则天出力。】
【而在李显回京的第二年,狄仁杰去世,武则天面对群臣流下了眼泪,说出一句话:“朝堂空矣。”这是一代女皇对一代名臣的最高评价。】
【综合以上原因,如今百姓心向李唐,朝廷也都是李唐旧臣,武氏家族又没有才能特别出众的人。武则天看清了这一点,终于才决定立李显为太子,在自己去世后还政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