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写日记(2 / 2)一清少年随笔首页

我们总是对自己性之相宜的人有浓厚的兴趣,因为喜欢,因为自己内心缺少的部分需要补充,因为这些人的存在让自己有所安慰。心上略微有些抱歉,抱歉苦痛的人的生活可以安慰自己,抱歉别人的不幸来挽救自己。

譬如苏轼、陆游、李煜、陶渊明,我知道的人还真是不多。

我想让自己变得学识渊博、朝气蓬勃,可是读的书多都是一知半解、不求甚解,笑是笑,却没有能让心灵富庶的东西蹦跶。怀疑过是因为在外打工?远离亲人朋友?回忆在家的时候,也有此感。

出现了一种现象,讨厌钱不得不挣钱,喜欢陪孩子休息的时候只想静静的待一会儿,每天信誓旦旦离职千万遍,却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幻想中个彩票捡个金矿,又觉暴发户之后,自己是否承受得住。这就跟疫情,后疫情时代。太难自处。

人这一生,小的时候无忧无虑却什么都不懂,大了懂点却忙忙碌碌没有时间,等有了时间没了生命。何其痛苦的走完一程?看见慈祥的老人,都会多看上几眼,一生该经历多少变动,见过多少人,内心多沉的心静,还可以面带慈祥,和蔼可亲。

写了日记,心情好像也没有变太好。我希望不工作还有钱,每天泡在看不懂的书里,泡进各个世界的影视剧里,抽出功夫跟好友见见面、聊随心所欲不计较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