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徐老夫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宾客齐齐恭贺。
寿宴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进行着,直到帷幕全部落下,才听不到声音。
看着这一幕,老年徐霞客可以说非常的伤心。
因为提起榔梅就让他非常思念他的母亲,因为就在做寿后的第二年,他的母亲就离开了他。
画面就来到了他怀念母亲的时候,他坐在江畔,以前母亲纺织的地方。
而这也是他儿时的记忆所在。
特别是这时候响起了童谣:“徐家布、赛丝绸,江阴城里人人求……”
听着孩童唱着的童谣,他也是忍不住跟着唱了起来:“徐家布薄又软,夏天透凉冬天暖!”
慢慢的徐霞客就陷入了思绪之中。
这时候再一次的响起了徐家布的歌谣,而且那声音还是异常熟悉和温暖。
听到那声音,徐霞客激动的转身看了过去。
真的是让他看到了自己想要看到的人。
“母亲!”
千言万语就换作了这两个字,更多的话语哽咽在喉咙之中,想要说出来,可真的不知道说什么。
母亲则是一脸慈祥的说着:“弘祖!还记得小时候教你的儿歌吗?记得当时的话吗?”
“记得!当然记得!”徐霞客点头说道。
听到这话,徐霞客就想起来母亲之前和他说的话,除了儿歌还有母亲的愿望。
母亲说想要去岷山看看,不过年纪大了,她是去不了,让徐霞客回来告诉她,长江的源头是什么样的。
“父母在不远游,现在你可没什么牵绊了!”徐母笑着说道。
听到母亲这话,徐霞客的眼眶更加红了。
因为父亲不在了,现在母亲也不在了。
他是可以远游了,但是他也没家了。
父母不在,还有哪有家啊!
“朝碧海而暮苍梧!去吧!”
徐母是知道儿子的,如果真的是回来了,说的也肯定是这话。
徐母一直都是支持徐霞客的理想抱负。
不论是徐霞客还是他的游记都是和其母息息相关。
古人曾说:侠客之奇,孺人成之。
霞客自然就是徐霞客,而这里面的孺人,就是他的母亲,叫做‘王孺人’。
在徐霞客小的时候,其母就教育他,丈夫要志在四海,如果就守在家里那就好像是篱笆围起来的小鸡,马鞍束缚住的小马,那是没有出息的。
后来在徐霞客二十二岁的时候,其母亲手给他做了远游冠,要让他完成他的理想。
其母为了表达对他的支持,在她八十岁的时候还专门和徐霞客一道到山水里边去。
徐母在当时还说了一段话,一直流传至今。
【吾尚善饭,今以身先之!】
这就和那位廉颇将军说的话一样,尚能饭否?
七十还老当益壮,吃下一斗米十斤肉,本意说是能吃能喝,自然是身体好。
只是在哪个典故中,使者被人收买,回去就说能吃但是身体不好。
这里自然没有那样,是说徐母身体好所以不用担心,母子两人就一同出游。
当然了,虽然身体还行,考谱了徐母的年纪,自然是游览家里附近的景观。
这也是引为一段佳话。
一个人做出了巨大的成就,离不开背后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