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声嘶力竭,入眼的或是低头不敢对视,或是眼中一片冷漠。这些人或许是司空见惯,或许是心存侥幸。只要不轮到自家,就已经是天大的好事,哪里还肯替他人出头。
奉老看着满脸泪水的女子,无奈摇头,对左右说道:“将她口中堵住,莫要冲撞了仙长。”左右忙出来两个手脚粗大的妇人,也不顾女子挣扎,取出两方锦帕,将她口中塞了,又用绸带将她双手缚住。
众人拥着冷姓女子与另外三位女子上了几座高台。这高台乃是以原木搭建,高有八九丈。因怕这几位女子自寻了短见,时刻有人看守,只待仙长遣人接去才算完满。
待到日轮西坠,广场中央已经点起了篝火,火光腾腾燃烧,映照神庙周围一片通明。火池四周早已堆满了各种贡品,有金银器物,也有木石用具,不论谷蔬果品,还是肉脯酒水,一应齐备。
许多青年男女,头戴青色头巾,身穿黑色服饰,在神庙之前跳起舞来。
约跳了半个时辰,奉老身裹一袭灰袍,手捧一卷素绢,走到广场当中。示意跳舞的男女退去。
奉老对着围绕在广场四周的百姓喝道:“跪”。人群便乌泱泱的一片跪倒在地。赵鹤年此时也突兀的显露出来。
奉老看了一眼,认得是赵鹤年,知道他有些本领,也不敢强迫他。只是扫了一眼,便就徐徐展开手中素绢,里面乃是一篇用朱墨书就的祭文。念道:
“天生万物而循其规,地载千灵而蕴其神。神者,规则之具象,大道之映照也。
今有玉帆山君,广施雨泽,福佑万民,千声千应,万称万灵,实为有道神灵。
西洲鹿城,域小民寡,德行不彰。今玉帆山君代天宣化,我等愿奉为福主,祭祀不绝。”念完,将素绢抛入火中,顷刻化为灰烬。
赵鹤年只觉火中有一道意志冲天而起,他忙施展望气术往上一望,只见素绢上的祭文化作点点赤光,在火焰当中扭成纹路,慢慢组合成一道赤色符箓冲天而去。
“敕命?”赵鹤年看着火中消失的符箓,一眼便看出其来历。
敕命乃是神道修士借用天地之力的凭证。修习神道的修士,或是参悟,或是赋予,拥有了敕命才能调动天地之力。
若是自家修证,三教总是一般。至于被人赋予,便会涉及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