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四章:封赏(1 / 2)我在大唐有座城首页

今日的行宫与往日不同,李渊已经觉得要返回长安,但是出发之前,却有事情需要与随行的几位官员议一议。

而以户部尚书崔尚为首的一应官员,到午时已经足足争论了有半天时间,事情依旧无法顶多下来。

李渊开门见山:“一件小事,朕决定为王驸马进爵安国公,驸马都尉之爵依然不恢复。青州作为他的封地,封地收入的七成上交国库。”

“圣人,青州给王驸马三成太多。”裴寂与王也相熟,知道王也的能力,一旦将青州作为封地赐给王也,那青州必将成为仅次于长安不,可能青州之地的价值将远超国都长安,甚至是江南富庶之地。

“多少合适?”崔尚作为户部尚书,有资格在此时发问。

“千分之五为上限,最低可压至万分之八。”裴寂说出一个惊呆了无数人的数字,连百分之一都没有。

裴寂为官有一个原则,不管事情涉及到谁,哪怕是河东裴氏的利益,但是在他眼里,依旧只有三个字:国为重。

拿户部尚书崔尚而言,崔尚是清何崔氏极重要的人员,家主崔贤胞弟,但遇到任何的事情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职务,身为户部尚书的职务,而不是清河崔氏的身份。

当然,如果朝廷要毁灭清河崔氏之时,他肯定站在崔氏一边。

若是只为些许利益,他一定会选择公正,这是他身为名士的骄傲,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所以裴寂才会直言不晦,因为他太清楚王也的能力了,青州虽然贫瘠,但是那是在常人看来。裴寂认为,王也绝非常人。

当然,毕竟与王也相熟,而且裴寂在两朝为官,他看得更远,给王也太多,不见得是好事,毕竟这是与国争利,裴寂是在保护王也。

崔尚发问:“为何只有这么一点,或是说,百分之一就是一个很大的数额?要知道去年青州一年的库银还不足二十万贯。”

“崔尚书,两三年内或许没什么。五年后,青州一年的收益超过一千万贯,十年后青州每年至少一亿贯的净利。当然,这是在青州变成王驸马封地的前提下,臣甚至以为,不给他这个封地。”

“讲的好,朕心甚悦。”李渊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没看错,裴寂确实是一个人才,忠君什么的李渊没有去想过,毕竟裴寂还是自己年少时的故交好友。但身为官员,那么尽责与能力这两项上,裴寂配得上他现在的职务。

不过,李渊还是被裴寂的论断吓了一跳,也问道:“一亿贯?也就是一亿银元。”

毕竟现在王也新推出的银元才刚刚兴起,很多人还是习惯用贯来做单位。

“圣人,他能作到。十年后,一亿贯只是很保守的估计,有一次,当然,是非正式的交谈之中,臣听到过王驸马点评过六大边贸区,十年后的单个边贸区的年收益三亿贯起步,这其中还会有另一个变化。”

“细讲,记录。”

李渊没听过王也说过任何对这六个边贸区未来的预测,他觉得自己错过了什么,但又不知道到底错过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