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1章 签订协议(1 / 2)重生90,从开街机厅到世界首富首页

而这组电瓶周教授他们实验室的造价需要937块人民币,现在的937块可是相当于后世的小十万了,可谓天价,很多城镇职工两口子除掉开销,一年省吃俭用也就存个一千多块。

但是现在的工业品也是真的贵,一辆普通摩托车卖一两万的价格,也真不是一般老百姓买得起的。

当然937的价格,只是周教授他们实验小规模生产,成本肯定比大规模生产高很多。

而刘建军却计划把电瓶成本提高到一千以上,不但不压缩成本,反而增加。

因为这玩意有污染,刘建军打算把治理污染的成本,也摊到电瓶成本上,他不愿意看到自己老家被自己污染了,青山县要永远是青山绿水。

周爱国刚见到刘建军时,心里还有些忐忑,不是担心自己电瓶质量,而是刘建军太年轻了,他怕自己又是空欢喜一场。

实际上他们这个电瓶早在去年就研发出来了,可是却没有工厂愿意采用。

用他们的话就是,我四五百的电瓶能达到的同样效果,我干嘛花超过一倍的钱来用你这电瓶。

你说你性能更强,储电量更多,跑电慢,重量体积也更小?哈哈,我只需要一个女同志就能搬动的货物,你非要我花高价请个壮汉来搬,是你傻还是我傻。

一番话怼的周教授他们哑口无言。

只怪他们这些搞学术研究的不懂市场,一心想要研发更好的电瓶,结果东西出来了,市场却不买账。

这一年多来,周教授原本带的七八个学生,跑到现在就剩两个了,而学校已经决定,不再支持他们继续在电池上做研究了。

倒不是学校不愿意支持他,而是学校经费也紧张,现在可不流行企业和学校共同投资搞研发。

他们做电池研究最开始的目的也并不是卖给企业,而是打算自己生产。

没错!就是学校自己生产销售。

就像青山县县一中有自己的制衣厂一样,华中理工也有自己的电瓶厂,只不过当时他们技术很一般,再加上没什么知名度,导致业绩很难看。

这些搞学术研究的人到底不是商人,他们只觉得自己产品技术超越别人时,他们的产品自然就能卖出去,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

遗憾的是他们新电池是研发出来了,但是成本太高,别说市场不买账,连其他电瓶厂也不愿意才采用他们的新技术。

因为现在电瓶主要就是起个临时用电的作用,多用于汽车电瓶等。主流的临时用电还是柴油机发电。

虽然国内早在1985年就出现过电动助力自行车,但它到底只是个自行车,再加上那时候的电瓶太大,跑电又太快,大家收入也不高等原因,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水花。

刘建军要做的两轮电瓶车也不全是后世主流的踏板电瓶车,而是分男女,男士就主推外观和摩托车一样的电瓶车,当然体积和重量小一圈,女士则推踏板摩托车,甚至有必要的话,假的排气筒都可以安排上。

他决定到时候国内什么摩托车火,他就仿对方的造型做电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