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集 伊尹拜相(1 / 2)华夏真相集首页

距太康失国九十五年之后,少康正式完成复国伟业,建都纶城,重建夏后氏统治。

鉴于太康失国惨痛教训,少康兢兢业业,勤于政事,不敢有丝毫懈怠骄纵。少康深知,有穷氏等东夷部落对夏国仍有抵触,为此积极笼络,化解误会,终于赢得东夷臣服。

少康中兴,封庶子姒无余于越地(今浙江绍兴),祀奉大禹之墓,越国就此启端。自此国中无事,天下太平。

少康在位二十一年,寿终正寝病死,享年六十余岁。众臣大悲,乃为天子举哀,葬于阳夏,拥少康之子姒杼继位。

姒杼为巩固东方,将都城迁至老丘,即今河南开封附近。老丘作为夏朝国都,长达二百一十年之久,成为古都开封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至为光彩华丽一页。

夏朝国力强大,东夷诸部只得前往老丘朝拜夏王,并受任命,自此夏、夷部落渐渐融合。

姒杼制造武器兵甲,讨伐沿海东夷,获取九狐之地,版图扩张到东海之滨。

夏后杼在位十七年死,子姒槐继位。沿袭父亲治国之策,发动九苑之战,先后征服淮泗之间九夷,使夏朝版图更向东南沿海扩张。数战之后,畎、于、方、黄、白、赤、玄、风、阳九夷来朝,姒槐就此实现父祖中兴遗志。

少康、姒杼、姒槐祖孙三代励精图治,周边蛮夷来朝,创下华夏族盖世奇功。

画外音:姒槐逝后,子芒继位;姒芒逝后,子泄继位。期间东夷族与华夏族逐渐同化,夏后氏开始向西发展,并对归附方国部落封土赐号,诸侯分封制自此起始。

夏后泄逝后,子不降继位;姒不降死后,弟扃继位;夏后扃死,子廑继位。似廑继位后不久病死,由姒不降之子孔甲继位。

孔甲继位之后,时逢天下大旱,于是率领众臣,设坛求雨。

数日之后,便即阴云密布,瓢泼大雨从天而降,旱情消除。举国臣民全都泡在雨中跪拜欢呼,感念孔甲恩泽。

孔甲由此威信与日俱增,亦更信天神保佑自己,于是整日外出游山玩水,放鹰逐犬,不理国事。大臣虽然不满,却只在私下议论,不敢明言。

这一日,孔甲与侍从来到黄河岸边,忽见两个庞大怪物浮出水面,爬上岸来。孔甲不知此是鳄鱼,便要抹头逃走,侍从上前拦住,跪倒奏报。

侍从:大王休惧,此乃天帝派来雌雄二龙,侍奉大王者也!

孔甲:你怎知道?

侍从:臣先祖曾为帝禹巫史,留有神龙画像,故此得知。你看,此二龙正向陛下叩拜!

孔甲:既然如此,带回宫中供养。

众侍从闻命上前,用绳索将鳄鱼擒住,装在车上,带回宫中。

那雌雄二龙被擒入宫,极为惊骇不安,暴跳翻滚,人不敢近。孔甲命令关入笼中,并传命令,张榜宫门之外,悬以重赏,并赐高官厚爵,招募国内有能驯养此龙者。

鳄鱼凶猛无比,京中臣民皆都不识此物,数日过去,并无一人敢揭王榜,当此重任。

孔甲见那两条“真龙”已经奄奄一息,心急如焚,暴跳如雷,却又无计可施。便在此时,有大臣宜生出班,进言献计。

宜生:陛下息怒。臣闻东海之滨,有名叫刘累者,曾跟豢龙氏学过养龙之术。

孔甲:既然如此,卿便为使出京,速请刘累前来驯龙。

宜生:喏!

宜生赍持重礼上路,飞车去请刘累。

刘累字华美,出自祁姓,乃帝尧后裔。生于夏后廑帝三年癸未,亦即公元前1898年,诞生之时两手握拳,三年不舒。到四岁时方才将双手张开,两掌出现龙纹,并有文字,右掌书刘,左掌写累,故名刘累。

刘累渐渐长大,乃向豢龙氏董父学习豢龙之术,十岁便精熟此道,故此天下闻名。

据实猜测,刘累所学,应为驯马之术。

宜生赶到东海,来请刘累,出示夏王孔甲诏旨,并颁赐重礼。

因东夷诸部是为夏后氏藩属,刘累不敢拒绝,便与宜生离家西往。一路晓行夜宿,兼程驱驰,数日间便到夏都,赶到宫中。

夏王孔甲见到刘累大喜,便引其至偏殿,来看神龙。

刘累见到那两条龙被关在大笼之中,俱都奄奄一息,不由大为惊讶。

刘累:这哪里是龙?明明是两条鳄鱼!但我若告知真相,则必有多人因欺君之罪,人头落地。且天子必令我为其去寻真龙,那便如何是好?只好将错就错,认作真龙罢了。

想至此处,刘累于是假戏真作,正冠理衣,对鳄鱼恭敬施礼,回首对孔甲施礼道贺。

刘累:恭喜大王,得此神物。但此双龙乃水中之神,不可养于笼中。若使保有神威,须修建水池,贮之方可。

孔甲:真专家之论也。诸卿听命,立即于后园中修造水池。

一声令下,众臣闻风而动,立即修建水池,放龙入池。鳄鱼入水,又吃过刘累所配食物,很快便恢复活力,数日之内便即生龙活虎,凶猛如初。

孔甲喜不自胜,赏赐刘累许多财物,并当场封其为御龙氏官职。

刘累养此二龙,长达七年之久,又得到夏王丰厚赏赐,好不惬意。

忽有一日,孔甲前来观龙,竟突发奇想,喜不自胜。

孔甲:刘累。

刘累:臣在。

孔甲:卿养龙有功,殊堪嘉奖。命你自即日起,务必训练双龙御车之术。今岁秋至,当使双龙为寡人驾车,去西昆仑拜见众仙之首王母。

刘累:龙乃水中之物,正能陆地驾车?

孔甲:我闻龙善变化,上可腾云驾雾,下可入海遨游,陆地驾车奔驰,有何难哉?若说不能,必治重罪。

刘累:陛下息怒,臣愿勉力一试。

孔甲得意而笑,转身出园回宫。

刘累无奈,只得先拿雌鳄练手,逼其上岸,尝试驾车。

未过十日,雌鳄不堪其苦,气性又大,便即愤然死去。

刘累知道大祸临头,便思一计,将雌鳄之肉割下一块,装进食盒,入宫拜见孔甲。

孔甲:卿来何事?

刘累:奉大王之命,臣即日起便可使神龙练习驾车。但龙乃神物,臣有两请。

孔甲:尽管讲来。

刘累:其一,乘坐龙车者必为神仙之体,否则便有性命之危;其次,神龙练习驾车时,不可有凡人观看,否则前功尽弃。

孔甲:如此说来,我终生不能乘此车耶?

刘累:非也。臣有东海神鱼之肉献上,若大王连食七七四十九日,便可成仙。

孔甲:竟有此事?速速献上。

刘累声诺,便即掀开食盒,呈上一盘精肉。

孔甲:即命宫内疱厨,烹饪食之。

不移时,御厨献肉,夏后孔甲食之,感觉其味甚美,于是转忧为喜。

孔甲:赏给刘累赤金百斤,回去速速驯龙。闲杂人等,皆不许靠近龙园五百步以内。

自此之后,刘累每日必亲自送一盘鳄鱼肉进宫,搪塞夏王。却命养龙助手阿四,使其驾驶马车往返于夏都及东海之间,将夏王所赐财物,全部转移回故乡,藏于深山之中。

七七四十九日之后,刘累锁上园门,偷偷出城而去。

孔甲坐于内宫,不见刘累送鱼肉来。又攀纵跳跃,舒手展脚,不觉有成仙之兆。

侍者见大王怪状百出,极其不解,又不敢问。好不容易熬至傍晚,眼见日头将落,孔甲再也等不下去,便召唤侍者。

孔甲:你速往豢龙池,去将刘累唤来。

侍者:大王前者有令,凡人不可接近豢龙池五百步以内;那御龙氏也曾说过,训龙时一旦被俗人冲撞,则前功尽弃矣!

孔甲听罢大惊,勉强止住。又过五日,终不见刘累前来,再不能忍。

孔甲:我食神鱼四十九日,今已成仙,何惧冲撞?

遂率两个近侍,直奔豢龙池。刘累早已不见,园中空空,蛛丝封门。

近侍:观此情状,御龙氏显是已去多日矣。

孔甲:快些打开大门,随我去看真龙!

二侍应诺,不敢怠慢,急以大木撞开园门,夏王进入内园。

三人驻足凝目,往驯龙池中看时,见只剩下一龙,已经饿得半死不活;另有一堆龙头、龙皮堆在池边,苍蝇环绕乱飞。

近侍:大王素日所食,便是此雌龙之肉!

孔甲:即刻传旨,捉拿刘累!

刘累怕死龙事发,被夏王问罪,带领家小离乡避祸,迁居豫州应国尧山东麓安家置业。乃隐姓埋名,改称丘公,隐居之地是为鲁山县邱公城。

龙肉事件之后,孔甲脾性愈加暴躁,终日敬奉鬼神。

不久天降大雨,又刮大风;风停雨止,城外山林又无故燃烧。

孔甲本就信神奉鬼,更认定是冤魂作祟,于是乘车赶到郊外祈祷。祈祷完毕,孔甲登车回城,走到半路,在车中死去。

孔甲既死,子皋继位。姒皋死,子发继位。姒发死后,履癸即位,便即内乱不止。

履癸者,便即着名暴君夏桀。夏桀在位,复迁都于斟鄩。因其不修德政,各部落首领纷纷叛离,夏朝国势衰落,走向崩溃。

夏桀文武双全,尤其善武,能手搏豺狼,足追驷马,孔武有力。因见诸侯不朝,夏桀仗恃武勇,常常出兵讨伐,以至穷兵黩武,国力益衰。

夏王贪色,每击败一国,便会从其部落中挑选美女,带回宫中为妃。有施氏、岷山氏、末喜氏先后亡国,宗室之女被掳入夏王宫中。妺喜天香国色,入宫后被夏桀视为珍宝。

夏桀以为天下太平,四方咸服,由是大兴土木。又从各地搜寻美女,藏于后宫,日夜与妺喜饮酒作乐。又造酒池于宫苑之内,名曰“夜宫”,可在池中航船;常引宫人泛舟其上,命令近侍与宫人痛饮,醉而落池溺死者时常发生。太史令终古见此,进宫哭谏。

终古:帝王爱民,民爱戴之。似大王这般娱乐,如此奢侈,必将亡国矣。

夏桀闻而大怒,斥责使出。

夏桀:可恶!卿何敢出此不吉之语?念及初犯,今不斩你,速速退出!

终古心知夏朝将亡,遂潜逃出京,投奔商汤。大臣关龙逄闻此,复进宫劝谏。

关龙逄:臣闻天子谦而信,俭而贤,天下得安,王朝稳固。今陛下奢侈无度,嗜杀成性,民盼早亡,大失人心。只有改正过错,冀能挽回于万一也。

夏桀:大胆,竟敢诅咒于我!若不杀你,谏者难止。令将关龙逄杀死,悬首宫门!

关龙逄被杀,众臣皆都钳口缄默,渐至众叛亲离。

夏桀命人放虎于市,自己立于倾宫瑶台,欣赏国人惊恐逃避,而与妹喜乐不可支。

国人对夏桀恨之入骨,乃编歌谣传唱。

民谣:江水沛沛兮,舟楫败兮。我王废兮,趣归薄兮,薄亦大兮。

夏桀:此歌何意?

侍臣:薄者,通于亳,乃是商国都城。此歌说明,商国将要大兴,夺我夏祚。

夏桀:此乃商汤所作妖言,欲使我夏民投其商国,有何难解?此贼外表忠厚,内怀奸诈,来年孤必聚大军,亲自征之!你等来看,我夏后氏天下,便如这天上之日,其道大光。天上日丧,我夏国才会灭亡。

侍臣:据为臣所闻,国中百姓便曾言道:“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夏桀:混帐!将此贼拉出,乱棍打死。

侍臣:陛下饶命。这可不是我说的啊!

镜头转向东夷有莘国中,伊川之畔。有采桑之女,怀孕产子,因难产而死。其夫家贫,难以扶养,便将孩子置于桑树空洞之中,然后离去。

孩儿啼哭不止,被另一采桑女发现,将婴儿抱出空桑之中,献于有莘国君。

国王:可怜一条性命。厨师孤寡一人,年过半百未曾婚配,可领养回家。

厨师:喏,多谢陛下。

厨师将婴儿领回家中,取名为挚。因其生于洛阳伊川,故称伊挚。

十数年后,弃婴伊挚长大成人,聪明颖慧,勤学上进。伊挚长大后耕于有莘国之野,乐于尧舜之道;又从养父学习掌握烹调技术,便为贵族厨师。由于研究三皇五帝施政之道,因而远近闻名,被称为国内贤士。

夏桀十七年,伊挚来至夏都,要求面见桀王。因有朝中大臣推荐,夏王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