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二集 傅氏遗孤(1 / 2)华夏真相集首页

下蔡城外,淮水之上。

诸将见到车桥,无不惊喜,齐声向主将崔延伯贺道:此桥随意沉浮,既可切断赵祖悦逃路,又使战船不能通行,将军奇思,果然妙用无穷。

只因有此车桥,河上船不能行,梁将昌义之、王神念驻扎梁城,便不能够前进一步。

魏军主帅李平乘此机会,部署军队分水陆攻打硖石,攻克外城。乙丑日,城中粮尽,外面救兵不至,赵祖悦出城投降,终被李平诛杀,尽获其部众。

胡太后闻报攻克硖石,诏命崔亮乘胜深入。

崔亮领旨,来与李平商议进军。

李平却并不与崔亮商议,立即升帐聚将,持天子剑分派各将,从水旱两路一同出发,会军攻打浮山堰。

崔亮自谓在朝中资格无匹,见李平如此目中无人,勃然大怒,乃违抗李平指挥,借口患病请求撤还,且不待李平回书,就私自率本部撤军。

李平恼怒欲狂,上书请处崔亮死刑。

胡太后下诏言道:崔亮进退自作主张,违我战略计划,虽曾获小胜,怎免其大罪!然我日理万机,不轻易杀戮,可任其以后将功赎罪可也。

魏军兵分势弱,李平无计可奈,只得引军北还,以致此番南征又成画饼。

画外音:此番南征不成大功,皆因魏营诸路将帅争其爵位高下,互不听命之故。崔亮之所以敢抗李平之命,亦因有李崇抗己军令在先,朝廷亦未处分李崇之故。

镜头闪回,补说李崇抗命之事。

字幕:李崇,字继长,黎阳郡顿丘县人,魏文成帝元皇后李氏之侄,南宋济阴太守李方叔之孙,公爵李诞之子。袭爵陈留郡公,拜镇西大将军。

孝文帝整顿吏治之时,李崇为大使巡察冀州,任梁州刺史。

齐国犯边之时,复诏李崇为将军、荆州刺史,镇上洛。李崇积极整饬边戍,宣诏绥慰,每将所掠南齐国人悉数送还。齐国人感其恩德,亦遣还荆州人二百余口,两境无复烽火。

李崇治理荆州四年,甚有政绩,后任兖州刺史。

兖地多劫盗,李崇令各村建一楼,楼悬一鼓。盗发之处,双槌击鼓,四面诸村始闻者擂鼓一通,次闻者以二为节,后闻者以三为节,各击数千槌。俄倾之间声布百里,其中险要皆有人事先埋伏,盗窃始发便可擒拿。诸州置楼悬鼓之习,乃自此始。

李崇由此封侯,加封安东将军,并为副骠骑大将军。

太和初年,魏高祖南讨汉阳,李崇任梁州刺史。巴氐部杨灵珍遣弟杨婆罗与子杨双率步骑万余袭破武兴,与齐国相结。高祖授李崇为使持节、都督陇右诸军事,率众数万征讨。

李崇槎山分进,出其不意,歼敌大半,进居赤土。杨灵珍遣从弟杨建率兵五千屯龙门,自率精兵一万进据鹫硖。并在龙门以北伐树塞路,于鹫硖之口积聚木石,以拒官军。

李崇命统军慕容拒领兵五千,从别路夜袭龙门,自率军攻杨灵珍。

杨灵珍连战败走,俘其妻子,继而攻克武兴。齐国郑猷、王思考率兵救援杨灵珍,李崇又大破之,斩杨婆罗首级,杀千余人,俘获郑猷等,杨灵珍败逃汉中。

魏高祖在南阳览表,大悦道:使朕无西顾之忧者,皆李崇之功也。

乃诏命授予李崇都督梁、秦二州诸军事。未几,杨灵珍又袭据白水,李崇又率军破之,杨灵珍远遁,至此不敢复来。

世宗宣武帝初年,征李崇为右卫将军,兼七兵尚书,旋加抚军将军、正尚书,转左卫将军、相州大中正。

景明三年四月,鲁阳人柳北喜、鲁北燕等聚众数万反叛北魏,围逼湖阳。

李崇为使持节、都督征讨诸军事,累战破之,斩鲁北燕等,迁万余户于幽、并二州,世宗封李崇为魏昌县开国伯。

东荆州樊安举兵龙山,僭称大号,南朝梁国朝廷遣兵策应。

北魏诸将进攻失利,朝廷乃以李崇都督诸军讨之。李崇分遣诸将攻敌营垒,连战皆捷,生擒樊安。继击西荆,又获全胜。

魏帝加封李崇兼侍中、东道大使、征南将军、扬州刺史、都督江西诸军事。

李崇深沉有略,镇守杨州十年,常养精兵数千,所向摧破,屡平边患,号曰“卧虎”。南朝梁武帝谋除李崇,屡设反间计,而魏世宗却愈加信任李崇,不中其计。

延昌元年,大雨十三日不止,水淹杨州,房屋皆没。

属下劝李崇弃城北上,李崇凛然道:我受国重恩,忝守藩岳,淮南万里,系于吾身。一旦动脚,百姓瓦解,杨州之地恐非复归我国所属。某岂因爱一躯,取愧千载之后!但怜兹士庶,无辜与我同死,尔等可桴筏随高,人规自脱。某必死守此城,不离讯地半步。

州人裴绚乘水作乱,李崇率众歼灭,事后以洪水为灾请罪解任。

世宗不准,且下诏慰劝褒奖,授李崇为中书监、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又授右光禄大夫,都督定、幽、燕、瀛四州诸军事。后征拜尚书左仆射,迁尚书令,加侍中。

李崇明于决断,然好财货,贩肆聚敛,家资巨万,营求不息。其长子世哲为相州刺史,亦无清白之状,邺洛市廛,收擅其利,为时论所鄙。

此番南北大战,梁武帝遣游击将军赵祖悦袭据西硖石,又遣昌义之、王神念二将溯淮而上取寿春,田道龙攻边城,路长平攻五门,胡兴茂攻开霍,杨州诸戍皆遭攻击。

李崇分遣诸将相持,密装船舰二百余艘,以待大军来援。

梁国霍州司马率众攻建安,李崇遣统军李神轨率军迎战,又命边城戍主邵申贤堵其要路,破敌于濡水,俘斩三千余人。

许昌县令陈平玉投梁,引梁军北进,李崇连上十余道表疏,请求朝廷救援。魏世宗遣镇南将军崔亮救硖石,南梁镇东将军萧宝夤于决淮东注,以阻北魏之军。

只因李崇不听崔亮将令,胡太后方以尚书李平节度诸军;李崇于是沿淮进击,策应李平、崔亮合攻硖石,这才大败梁将赵祖悦。

此时梁将萧宝夤决淮堰未破,但淮河水势日增,大大不利于北魏步骑作战。

李崇乃于硖石戍间编舟为桥,立船数十,各高三丈,十步置一篱,延至两岸。又于桥楼之北连复大船,东西竟水,防敌火栰。又于八公山东南筑城以备大水,号曰“魏昌城”。

闪回结束。此番南北大战,终因崔亮私自引兵北还,以至胜而不胜,不败而败。

胡太后为平衡各路将帅,诏命犒赏三军,叙功封赠随征诸将。论西硖石之功,以李崇为骠骑将军,加仪同三司,李平为尚书右仆射,崔亮进号镇北将军。

崔亮兀自不服,与李平当面争功于禁中大内,太后无奈,遂加崔亮为殿中尚书。

正当此时,中尉元匡上书,揭发于忠借国家有难,独揽大权,使裴植、郭祚蒙冤,宰相贬黜受辱,且矫诏自封仪同三司、尚书令,兼任崇训卫尉旧事。

以此推论,便有篡逆之实,既在大赦之后,应当公开诛戮。

皇太后回复道:于忠已受特恕,不好再追究罪责,其余皆依卿议。

元匡遂又上疏弹劾:侍中侯刚掠杀羽林卫,经廷尉依律而议,应处以大辟极刑。

侯刚本为尚食典御,凡三十年,因有德于太后,颇专恣用事,王公皆畏附之。

太后览奏,遂下诏道:侯刚因公事掠人,邂逅致死,于律不坐。

少卿陈郡袁翻上书:所谓邂逅者,谓其情状已露,隐避不引,考讯以理者也。今羽林卫士皆据实供认,并未抗辩,亦未拒不认罪。侯刚却依然命人拷打致死,怎能说是邂逅!

太后无奈,于是诏命削除侯刚三百户封邑,解除其尚食典御之职。

其后不久,胡太后复又追忆于忠功劳,重封为灵寿县公,同时亦封崔光为平恩县侯。

朝臣闻之,皆谓胡太后善和稀泥,可谓“顺其胡来”神功创始者。

镜头转换,按下淮水,再说梁州。

大将张齐因奉益州刺史鄱阳王萧恢将令,率三万兵马来袭北魏梁州武兴。

梁州刺史元法僧闻说梁军突至,遂遣其子元景隆,引领阖州兵马来拒张齐。张齐率其部众与元景隆战于葭萌关,一阵而大破之,屠十余城,遂围武兴。

元法僧婴城自守,见境内皆叛,遂急遣使间道驰往洛阳,告急于朝廷。

胡太后急命驿传,召镇南军司傅竖眼于淮南,诏命其再为益州刺史、西征都督,将步骑三千西赴武兴平乱。

傅竖眼奉诏引军入境,转战三日,行二百余里,九战皆捷,并击杀梁州刺史任太洪。川民及獠人闻说傅竖眼回来,皆大喜若狂,迎拜大军于路者相继。

张齐虽然人多,但惧傅竖眼威名,不敢与其相争,遂退保白水。傅竖眼率军入梁州,白水以东之民皆复安其业。

魏梓潼太守苟金龙兼任关城屯戍主将,因为当时病重,梁朝军队来时,不能指挥作战。其妻刘氏率城中百姓,复振守军,凭借城池抗击敌兵,紧守一百多日,兵士死伤过半。

守城副将高景阴谋叛变,被刘氏发觉,诛杀高景及其同党数十人。对剩余将士,平分粮食衣物,劳逸相同。众人莫不敬畏,且又依赖。

因水井位于城外,被梁兵把守,致城内断水,军民皆渴甚。幸遇天降大雨,刘氏令尽出公私布绢及衣服接雨,然后绞布取水,以所有器具储之,缺水之困方解。

傅竖眼率军来到,梁兵撤退,关城得以解围。因将刘氏之事上报朝廷,北魏朝臣皆都感念,遂奏封刘氏子为平昌县子爵。

镜头闪回,补叙傅竖眼来历。

字幕:傅竖眼,祖籍清河贝丘,北魏名将傅灵越之子。七世祖傅伷及六世祖傅遘,曾为后赵石虎朝太常卿。祖父傅融南徙渡河,携全家定居于磐阳。

傅融极为豪爽,生有三子,分别名唤灵庆、灵根、灵越,并有才力。傅融亦常以所生三子自负,谓皆足为当世之雄。

宋孝武帝刘骏在位,派萧斌、王玄谟入寇碻磝。当时傅融刚死,王玄谟便命其长子傅灵庆为部军主将。然而将攻城时,攻车为城内守军所烧。

傅灵庆惧被军法处置,遂诈作伤重不起,弃其部众,乘间与壮士数十骑遁还故里。

萧斌、王玄谟闻说大怒,欲命部将追而杀之。

左右谏阻道:傅灵庆兄弟三人并有雄才,兼其部曲多是壮勇,如彭超、户生之徒,皆一当数十者,箭不虚发。不可逼也,不如缓之!

王玄谟闻此乃止。傅灵庆至家,与二弟匿于山泽之间。从叔傅乾爱时为萧斌法曹参军,萧斌便遣傅乾爱诱呼其侄来归,以腰刀为信。

傅乾爱不知萧斌意欲图害傅灵庆,领命前往召侄,萧斌却密令壮健军士随之,嘱令袭杀傅灵庆弟兄三人,一个不留。傅乾爱既至灵庆所藏之处,对坐言谈未久离去。

萧斌所遣壮士伏于门外,见傅乾爱走远,执刃突入,擒傅灵庆而刺之。又捕其母崔氏,欲以为诱饵,待灵根、灵越兄弟二人自投罗网。

傅灵庆将死,与母崔氏诀别道:是我叔傅乾爱引刺客杀我,此仇绝不可忘。

其母泣而颔之,牢记在心。

傅灵根、傅灵越当时不在,侥幸得免。闻说兄长被害,遂逃奔河北。

傅灵越至北魏京师平城,来见高宗文成帝,诉说杀兄之恨,欲请兵报仇。因说齐民慕化北魏圣主,只要天兵一到,青州便可平定。

高宗拓跋浚大悦,遂拜傅灵越为镇远将军、青州刺史、贝丘子,使镇守羊兰城;傅灵根为临齐副将,镇守明潜垒。

宋帝刘骏恐傅灵越在边境扰动三齐,乃以傅灵越叔父傅琰为冀州治中,傅乾爱为乐陵太守。又命傅琰遣其门生,与傅灵越婢女诈为夫妇,往投傅灵越,以其母之命招之。

傅灵越思母极甚,遂信婢女之言,与弟灵根相约引军南还。

驻守羊兰魏军在后追击傅灵越,直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多亏傅乾爱遣船迎之,傅灵越方才得免其难。傅灵根却因误期不得俱渡,终被驻守临齐主将斩杀。

傅乾爱出郡迎接傅灵越,问灵根愆期之状。灵越殊不应答,但言不知而已。

傅乾爱犹不知傅灵庆临终对其母遗言,不以叔侄为恶,见其身上衣服尽被血污,乃命左右拿出匣中乌皮裤褶,令灵越以作常服穿之。

傅灵越声言不须,不肯接受其赐。傅乾爱着恼:汝岂可着体上血污衣服,去见垣公也?

当时南宋大将垣护之为青、兖二州刺史,故此言之。

傅灵越奋声言道:垣公!垣公!我着此血衣,当见南方国主刘骏,岂但垣公也!

竟不肯着其新衣。及至丹阳,宋帝刘骏以礼待之,拜傅灵越为员外郎、兖州司马,带鲁郡;而傅乾爱亦迁青、冀司马,带魏郡。

叔侄二人俱还建康,傅灵越得见其母,闻知兄长临终遗言,方知是被叔父所害,便意恒欲为兄复仇。而傅乾爱只为叔侄情深,不设疑防,尚不知晓。

傅灵越知傅乾爱嗜好鸡肉葵菜,乃亲下厨炒作,下以毒药,傅乾爱饭还而卒。

后数年,傅灵越为太原太守,领戍升城。因随刘子勋反刘彧,拜为前军将军。刘子勋最终兵败,傅灵越为刘彧将领王广之所擒。

傅灵越不肯屈服,立而不跪,叫道:我傅灵越也!汝既得反贼,何不即杀?

王广之却不发怒,将傅灵越送诣辅国司马刘勔。

刘勔知其英名,躬自慰劳,诘其叛逆之因。

傅灵越答道:九州倡义,岂独在我一人?

刘勔又问:四方阻逆,无战不擒,主上皆加大恩,即其才用。卿何不早归天阙?

傅灵越答道:薛安都举兵淮北,威震天下。却不能专任智勇,只将重职委付子侄,致败之由,实在于此。然事之始末,某备皆参预,乃不赦之罪也。人生终必归于一死,某实无面求活,即请杀我,别无二言!

刘勔壮其意,送诣建康。刘彧欲加原宥,傅灵越终不悔改,刘彧无奈,乃杀之。

傅竖眼即傅灵越之子,沉毅壮烈,少有父风。入魏之后,镇南将军王肃见而异之,且奇其父节,倾心礼敬,表为参军。

因从王肃征伐,累有战功,稍迁给事中、步兵校尉、左中郎将,常为统军,东西征战。魏世宗时为建武将军,奉命征破扬州盗贼,还镇合肥,萧梁之民归顺者数千户。

其后武兴氐族首领杨集义反叛,推其兄子杨绍先为主,攻围关城。

梁州刺史邢峦遣傅竖眼讨之,杨集义率众迎战,不敌傅竖眼智勇兼备,频被击破而走。傅竖眼乘胜追北,乃克武兴,还师洛阳。

魏帝大悦,下诏封傅竖眼为假节,行南兖州事。后转昭武将军、益州刺史。当时以益州初置,其境逼近巴獠,魏帝命给傅竖眼羽林虎贲三百人,进号为冠军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