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义派人护送,潘小安没有拒绝。
这一日,他们来到临城府。
一路走来,随处可见农人挖渠修路。庄稼地里的麦子,已有两尺高,麦穗微微泛黄。
潘小安摘下一株麦穗,搓去麦壳。青绿的麦粒,粒粒饱满。
潘小安数数麦粒,竟有二十粒之多。潘小安分给琼英几颗。
剩下的麦粒,被他一口吃进嘴里。麦子的香甜,在嘴里晕开。
“官人,今年倒是有个好收成啊。”
“是啊。若是每一亩麦田,都像这家一般,安国百姓便不愁没粮可吃。”
在地里做活的农人,见到骑马者,并不惊慌。
正值战争年代,调兵遣将都属平常。
安国百姓也知道,士兵们不会滋扰他们。
有小孩子见到骑马者,反而会跟在后面观看。
哪个小孩子,不希望自己有一匹高头大马。
“你们是哪里人,要去哪里?”一个孩子好奇的询问。
潘小安笑起来。“我们是安国人,要去府城。”
那些孩子也笑起来。“我们也是安国人。”
“安国好吗?”潘小安反问他们。
“当然好。我爷爷说,他活了这么大年纪,还从见过如此好的朝廷。”
“嗯”潘小安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你们怎么不去上学?”
“休沐啊。小安大人说过,孩子不上学不行,总上学也不行。”
潘小安点点头。“他倒是会说。”
那几个孩子突然变脸。“你到底是何人?敢如此不尊敬小安大人?”
“我们要去禀告村长,将你捉拿到县里去。”
几个孩子,哄的一声跑开。
潘小安脸上变色。琼英也很慌。
“官人,这…”琼英不知该如何措辞。百姓喜欢潘小安是对的,是好的。
可若是因为说一句潘小安不好,或者对他不尊敬,就被抓到县衙。这又是不好的。
不一会,村长就带着一群老人,将潘小安拦截。
“你是哪里来的外乡人,竟敢诋毁小安大人?”
村长五十多岁,面膛黝黑,眼神毒辣。他的脚上有残疾,看起来应该是士兵退役。
“老村长,难道安国的律法,你不知道吗?安国言论自由,不以言罪人。”
老村长冷笑。“我不懂你说的律法。你要是诋毁小安大人,那就不行。”
“那你要怎么办?”
“我们要把你扭送到县衙,交给知县大人治罪。”
琼英喝斥。“尔等休要无礼。更不要胡搅蛮缠。安国可没有这样的律法。”
“别的地方,我们管不着。但在这里,你敢说小安大人不好,就是不行。”
“这是为何?”潘小安询问。
“没有小安大人,我们就不会分到土地,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没有小安大人,我们的孩子,就不能上学。我们这些身残者,就不能得到安置。”
“好吧,我随你们去县城。”潘小安不想与百姓争执。
百姓的感情是朴素的。百姓的执念,是不好扭转的。
看到潘小安吃瘪。
琼英与众侍卫,都在心里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