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刚吃完早饭,教室里一片寂静,该看书的看书,该补觉的补觉。
万刚洁突然走进教室对着讲桌\"啪啪啪\"拍了三下,将全班都吓了一跳,万刚洁根本没有注意到,他沉浸在兴奋的情绪里:\"同学们,同学们!都醒一下。\"
\"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市里领导听说有些同学的家庭条件比较困难,马上就要上不起学了,为保证学生上的起学、学校留得住人,决定在全市高中进行助学金评选。\"
\"助学金每月评选一次,有2元、4元、6元三个等级。助学金评选一看家里的成分,家庭成分是贫农的在先,二看学习成绩,学习成绩优秀的在先。每个班级有六个名额,三级选三个人,二级两个,一级一个。\"
\"兴然,兴然,兴然!\"常永康听到这消息高兴的疯了,隔了两排疯狂的叫着周兴然的名字。
平时他这样肯定会引来他人侧目,不过现在教室热闹的跟菜市场一样,他混在其中也不出奇。
周兴然隔空朝常永康点头,他明白常永康的意思。
常永康成绩不错,又是贫农,不说别的,一个两块钱的助学金还是能稳稳拿到手的,他一直想帮家里减轻负担,机会这不就来了。
常永康自己也知道,所以才这么高兴。
说起来,\"我好像也是贫农来着。\"周兴然摸摸下巴,真不错,又多了一项稳定收入来源。
万刚洁说了下评选的方法:所有贫农、中农的同学去登记造册,然后从这些人里面选成绩前六名。
上级下达了命令,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评选规则,所以各班班主任的喜恶就成了关键。
像万刚洁这么看重成绩的人,肯定是把成绩的比例能拉多大拉多大,最后就成了家庭成分和成绩各占50%。
虽然贫农不一定就穷,像梨乡沟张强一家,梨乡沟里都是贫农成分,但是张强在厂子里有工作,其他人在家种粮食,会木工手艺的儿子农闲时还可以帮附近村的人打点家具,挣点外快。
等以后公社成立了,匠人也能以技术入股,不用在地里刨食,他出去给别人做家具照样算工分,分的粮食还比人家多。
像张强家这种情况还好,他虽然不种地,但是他几个儿子还在家呢,都是壮劳力,干的活不比村里其他人少,等分粮食的时候人们也不会太介意,顶多抱怨两句,更多的是羡慕嫉妒恨。
但有的家里就一个男人还找了门路去厂子上班了,地里的活扔给体弱多病的媳妇和老娘,下面再拖上三四个幼小的孩子,一年到头干不了多少活,但家里人头多还能分很多粮食。
有粮食还有钱,家里个个\"穿金戴银\"。
村民内心就会不平衡,凭什么他家干活少还比我活的好?这类人被称为\"吃空户\",常常受到村民唾骂,村里的小孩没事就拿石头扔那家小孩。
同样的道理,生活在县城,是工人也不一定富有。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工人养活一大家子,再说,谁家里还没几个农村亲戚,不得接济一下嘛。
有些人是靠自己成为了一个工人,娶了个城里媳妇,生下一窝孩子,但是老爹老娘都还在乡下呢。每个月不得给点孝敬,老爹老娘看这个孩子过的好,就想多要一点接济一下其他孩子,希望几个孩子过的一样好。
到了六十年代,都还有户籍在北京,家住四合院,但是却穿不起裤子的人。家里两条裤子,大人上班穿走一条,剩下的人就窝在被窝里,谁要是出去谁就穿另一条裤子。
要是一个工人家庭的同学跳出来说了:\"凭啥没有我呢?\"没办法,你怎么证明自己很穷呢?就你穷?大家都不富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