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人回府就听到了一点风声,先去翎雀堂看了林老太太,得知阿好身体不适。
考虑到林老太太的身体,身边人都是拣着高兴的事与她说,阿好同她一起时也俱是笑呵呵哄老人家开心的模样,她要学规矩这事自然也是瞒着的,今日她突然“鬼上身”更没有人敢同她说。
阿好这半月,每日早、午、晚膳,除非特殊情况都会准时到翎雀堂报道,林老太太最喜欢看她用饭,每餐都能跟着多嚼用些,午膳前,她便让清荷去跟花嬷嬷告假,对花嬷嬷说的是自己身子不适,而让花嬷嬷同林老太太的说辞是她被林大人要求在自己院子里好好练大字,昨日林大人见到她的字甚觉不满意。
“你快去瞧瞧阿好那孩子,可怜见的身子不适还怕我担心不敢同我说,你这一天天的,是怎么做人外祖父的!” 林大人一进门就被劈头盖脸的训斥了一顿,“那孩子来府里不到半月,身子就不爽利了,可见清心法师的话没错,孩子没有佛门庇护怕是要多灾多难啊。”
林大人安抚了几句,就被撵了出来,便依言转道进了翠屏轩。
这次进门倒是没人数落他了,进了卧房就看到一个认真读书的小娃娃。
他没让阿好下床,自己在榻前的绣凳上坐定,温声道:“祖父一回府就听说你身子抱恙,怎么在看书?”
阿好合上《论语》,莲花座面向他:“孙儿午时睡了一觉已觉大好,清荷姐姐不让我出门,便做功课打发时间了,这是我默书的林氏家训,祖父您看看可有错漏?”
林大人闻言接过纸张,仔细端详一番,台阁体的笔锋还很稚嫩,考虑孩子的年纪腕力已是不错了,点头:“很不错。” 他已然知晓了阿好的聪慧,那过目成诵成书,也并不惊讶,毕竟从前他这个年纪也已经能将家训倒背如流。
想是这样想,但心里是有些自得和欣慰的,在读书一道上,婉儿比枫儿、妍儿好一些,但也是资质平平,想不到小孙女是个聪慧的,这一点定是随了他嘛,他自然地将纸张收到自己袖口,捋了下胡须道:“林氏家训是祖上一位大儒所作,蕴含着诸多为人处世之道,必得牢记心中,待日后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好处了。”
阿好点头:“孙儿明白。” 已经体会到了。
林威见她这副乖巧的小模样,心头酸软,沉吟了下,道: “今日学规矩可还适应?不适应的话,就不学了,林府的规矩也就家训需要熟记。”
还真是……实在的林家长辈。
但这可是不能够,阿好连忙道:“适应,适应,孙儿很适应,” 接着眉头一皱,有些害怕,“祖父,您知道珍嬷嬷么?今日下人们都说我被她上了身,说她是来找容姑姑索命来了。”
林威眉头一凝,脸色显得有些冷:“子不语怪力乱神,莫要听下人们胡说。”
阿好摇头,辩经道:“子不语怪力乱神,非不信也,敬鬼神而远之,祖父莫要断章取义,若这珍嬷嬷当真有什么冤屈呢?” 小脸上没了害怕,多了些执拗。
林威盯了一会儿她像年画上娃娃一样的小脸,挥袖起身在她的圆脑袋上揉了两下,半晌才出声:“珍嬷嬷此人,曾经伺候过你母亲,当时一起坐船回老家就是她陪在你母亲身边,遇到水匪时,是她贪生怕死,暴露了行踪 ,你母亲不得已才出面将水匪引开,这些都是她当初亲口承认的,她是你曾祖拨给你娘亲的人,祖父不忍你曾祖再添伤心,便一直未同她说过,她死在那处荷塘也是赎罪了,即便她有冤屈也应当去找阎王伸冤,断不敢来寻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