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英雄》VS《盲井》(2 / 2)娱乐:趁天仙青涩,忽悠她做老婆首页

张曼钰跟国际章自然也看了先前的一幕,坦白说,相当惊讶。

很难想象对方只是北电导演班的一名大一新生。

脸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从容不迫的模样出现在这样一个年轻人身,实在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年轻人真的很有魅力。

......

这边的于正明也是满眼赞赏。

将陈词的表现尽收眼底的他,不得不感叹,这个学生真是他执教这么些年以来遇见的最特别的。

不同于那些刻意营造的情绪,装出的平静。

于正明能感受的出来。

陈词身的淡然,是真正意义的平静,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从容。

十分钟后。

伴随着现场灯光暗下,大荧幕,《英雄》开始放映。

毋庸置疑,《英雄》是老谋子最具争议的电影作品。

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华娱最具争议的作品。

这种争议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也依旧没有停歇的意思。

更有趣的是,《英雄》在国内外有着大相径庭的评价和口碑。

国内的影评人和观众对这部电影多持负面态度。

统一认为这部电影缺少内在精神价值判断,充斥艺术灵魂的空洞,华丽有余而内容不足。

而西方媒体和观众却视这部电影为神作。

很多欧美观众会用“无尽的诗意”和“纯粹的艺术想象”去赞誉它。

从官方信息来看,漂亮国《纽约时报》曾用整整两个版面报道这部电影,称“这部电影经典得就像天朝的《红楼梦》,也是奥斯卡的无冕之王。”

而在2005年漂亮国《时代》杂志评选的“2004年全球十大最佳电影”里。

《英雄》更是排名第一,成就了华语电影首次问榜登顶的神话。

作为一个资深影视解说,陈词曾一度觉得这样的口碑差异是值得研究的。

他清楚的记得老谋子曾在一次访谈里说过。

从《英雄》开始,他的大部分电影都不叫观众满意。

而原因就是因为他是张易谋。

用他自己的原话就是,“这电影搁在别人那儿,都是好电影”。

这句话也很令人回味。

道出了观众对于大导演的艺术期待,你是张易谋,你就应该水平比别人高。

同时,也反映出观众对于导演“人艺合一”的期待。

但话说回来。

就《英雄》这部电影本身而言,它真的有国人批判的那么差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