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少认得一些。”
“不赖,收起来吧。你这秃脑袋瓜若是被官差瞧见,即便不押回班房也要讹你一笔小钱,拿出这张条子便能省去许多麻烦。”
魏永明心中感激,想到自己没心没肺的剃了个光头,曹老六却不厌其烦的帮着擦屁股,忍不住动容道:“六哥,这几日叫你为我费心不少,我...我谢谢你。”
“啰嗦,难道以前替你操的心少么?”曹老六哼了一声,又不放心的嘱咐道:“你要记住,这条子是知府衙门开的,若是落在两司和绿营手里未必好使,今后在街上行走还是要尽量躲避官人。”
“我小心就是。”魏永明点头。
曹老六走了,魏永明当天下午与东家和几位伙计简单攀谈几句,晚上早早歇了。次日清晨起床盥洗完毕,吃过早点便开始了他在咸丰年间的第一份工作。
东家老孙头是个无亲无故的鳏夫,身材瘦小,头发花白,讲话带着明显的江浙口音,平时沉默寡言略显孤僻。
但他却有一手上等的糕点手艺,尤其擅长做些桂花糕、糯米糕之类的苏杭点心,在东关一带小有名气,每天都有人排着队来买。
铺子规模不算大,老孙头住在东关大街旁一条窄巷子里,卖货的摊子就支在巷口。
之前铺子里只雇了两个伙计,除了做糕点时帮忙打下手之外,还要负责招揽生意、卖货收钱、清理打杂、跑腿送货,从早到晚忙的脚后跟撞后脑勺。
魏永明初来乍到,对于制作糕点和摆摊叫卖都摸不着门道,只能先干些扫地打水之类的杂活,同时承担了每天早晨给城外几家酒楼、饭庄、茶肆和客栈定时送糕点上门的工作。
虽然只是跑跑腿而已,但所送糕点有的酥脆、有的松软,要仔细装在食盒或木桶中,为防颠簸挤压还须小心慢行。那些订货的店家又是散布各处,几趟折返下来也要费去不少功夫。
此前店里是由两个伙计抽空轮流送货,现在有了魏永明来专门负责,他们登时松快下来,不忙了便坐在摊子旁边谈天说地。
有时八卦几句城内城外广为流传的绯闻轶事,偶尔讨论一下周边府县聚众抢掠的流民土匪,大部分时间还是热衷于聊些从评书戏文中听来的故事。
两人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估计没听过几段像样的戏文,翻来覆去无非是关老爷过关斩将、赵子龙七进七出、武松打虎、秦琼卖马之类脍炙人口的老段子。
可他俩却总也说不烦,而且一有空就要拉着魏永明当听众。二人一唱一和、添油加醋、每每说的神采飞扬,颇有几分旧社会老艺术家的气质风范。
魏永明起初耐着性子任由他们表演发挥,后来愈发感觉索然无味,偶尔听到过于离谱之处便忍不住插嘴纠正几句。
两个伙计刚开始不以为然,试图倚仗人数优势与他争辩,后来发觉自己往往说的驴唇不对马嘴,而对方却有理有据、头头是道,于是很快被其学问所折服,反倒开始缠着魏永明给他们讲故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