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不可轻为喜怒,对物不可重为爱憎
中国人为人修养的传统,是十分注意喜怒不形于色的。如大家所见,中国人的为人处世更讲究含蓄,注意把握自己的情感好恶,认为量小者易怒,浅薄者易喜,从而不同于情感外露、喜怒溢于言表的欧美人。
从洪应明的认识中,不难看到,轻喜易怒的人在为人处世时,往往偏重于情感好恶,极易因此而造成判断上的失误。而且这种藏不住思想情感的表现,还很容易被别有用心者所觉察,被别有用心者所利用。急性判官之所以陷人圈套,教训之-也就在于他的轻易喜怒。所以,-一个人要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心胸就须有包容乾坤的雅量,有足够情感喜怒回旋的心理空间,这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林则徐因此也时时以“制怒”来警戒自己,这也正是文化熏陶的结果。
待人不可轻为喜怒,是待人的分寸感。对于财物不可重为爱憎,则是接物的分寸感。把握好待人接物的分寸感,人就可以不沉酒在物欲财欲中,就可以超脱“鸟为食亡”的困境。
唐朝大文学家柳宗元曾记下这样一个舍命爱财者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江水暴涨的湘江,一只船被激浪冲翻了,船上的人们落人了水中,各自奋力向岸边游去。
唯有一位平日游泳技术最佳、速度最快的永州汉子,却远远地落在众人后面。水中的同伴不解,问其原因,才知他腰上缠着一千枚大钱。同伴劝他将钱扔掉,轻装游上岸,以保性命,但他毫不犹疑地拒绝了。
不久,其他人都游到了岸边,而他依然在中流挣扎。有人就对他大声呼喊:“你真蠢,你被金钱迷得太深了!现在你濒临死地,要钱还有什么用?”
固执的他还是摇头拒绝了众人的劝告,终于与那一-千枚大钱同归水底,被水溺死了。
作为一个重财物而轻生命的典型,他丢掉性命的原因,正是精神意志完全为财物所主宰制约的结果,作为金钱的奴隶,他甚至忘记了宝贵的生命对于每个人而言,都只有一-次。
那么,应该怎样看待常识中宝贵的财物呢?
且看智慧的-休禅师的一则故事。
--休的师傅有一只非常宝贵的茶杯,是件稀世之宝。
一-休在无意中将这个茶杯打破了,内心为之-紧。
就在这时候,一休听到了师傅的脚步声,他连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