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听男人道,“一会儿我得把她的活儿干了,你自己的活自己慢慢干。”
虽然没名没姓只一个她,李二狗竟然听明白了。
突然就饱了是怎么回事?
…………
江晚晚在陆骁走了以后也没闲着,把家里收拾了一遍,顺便把她的东西也整理出来。
原主的衣服不少,除了当下流行的棉布小碎花小格子衣服,绿色军装套装,还有几件的确良的衣服。
别看后世都追求纯棉真丝,这会儿的确良一般人都不敢问,实在是现如今轻工业不发达,这都属于高档稀有面料。
这么说吧,这会儿在城里,一身正经的外套,能干掉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箱子最底层,居然还有一条裙子,不过也能看出来,裙子很久没动过了。
也理解,这里毕竟是农村,只要穿得花哨点,免不了被扣资产阶级情调的帽子,甚至这会儿旗袍都属于“四旧”,再过段时间就好了。
江晚晚在知青点收拾东西时看到了日历,知道这会儿已经到了七六年九月份,再有一个月,形势就要变了。
收拾好自己的衣物,抱起被子江晚晚犯了难。
家里睡的是火炕,炕挺大,也只有陆骁一床被子。
粗布棉被薄薄的一层,上面还打着补丁,不过倒是挺干净,还有男人身上特有的味道,她早晨闻到了,很特别,很好闻。
看着床上那床薄被,江晚晚不禁想到昨晚翻云覆雨的场面,那么小的被子,两个人竟然在里边折腾了大半宿。
唉,开荤的老男人,花样还是少了点。
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江晚晚的小脸通黄,深吸一口气,把自己的被褥放在了土炕的另一边。
女人嘛,还是矜持一些的好,免得跟今天早晨似的,不小心就把人吓跑了。
再者,这种事应该男人主动一些好吧,万一他不主动也没关系,她有的是办法让他主动,嘿嘿。
江晚晚心里盘算着小九九,哼着小曲把东西都布置好了。
原本空荡荡的家,放了她的东西,顺眼多了。
这一忙活就是大半天,家里没有钟表,江晚晚只能根据太阳估算时间。
也不知道陆骁什么时候下工,不过看他上午回来的还挺早的,江晚晚决定先去做饭。
她要做一个贤惠的妻子,开心JPG。
先把煮鸡蛋吃了,吃饱了才有力气做事。
陆骁下了工回家的时候,还没进家门,就看到家里浓烟滚滚……
PS:七八十年代,农副产品价格相对较低,轻工业产品贵的夸张。
这也是为什么当时会有工业券,自行车券、布票这些东西,那个年代工业生产力不足造成的。
人们需求大,又生产不出来那么多,只能按额分配,一个县有多少人,分配多少工业券都是有定额的。
计划经济嘛,一切都是有计划的。
所以有些年代文里,女主拿这个券那个券,一把一把的,是不可能的,特别是自行车券,电视券这类。
看过《你好,李焕英》的,就应该知道那样一张券是多难得了。
有关系?对不起,你有多大的关系?你爸是李刚都不行,毕竟是一个地区一个地区统筹。
能给你搞到一个已经很不容易了,好几张,不可能。
还有拿着二三十的工资,衣服几块几十块真不夸张。
我班主任曾经说过,他84年参加工作,攒了四个月的工资,花八十块钱买了一身西装,穿了十年,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还有粮本粮票的产生,是当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那个年代,不管城市还是农村,你的户口在哪,你的粮食关系在哪儿。
而且人口管理严格,没有特别重大的事情,一般是不允许离开原住地的,要出门,就得开各种证明,什么不告而别,什么偷偷跑去哪哪哪,根本不存在,所以六七十年代几乎没有人贩子,就连你证明开了两天,你在外边逗留了三天,都是问题。
另外全国粮票极为稀少,所以那会儿人们出门,都会厚着脸皮去找亲戚,哪怕这个亲戚关系并不近,你不找的话只能啃干粮,或者饿肚子,没有粮票买不到吃的。
以上是作者了解到的,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