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4章 俪珠给自己的宫女谋福利取消太子妃的守孝定下大婚日期(2 / 2)凤命宠妃跋扈嚣张独得帝心首页

转眼间,十月已经成为过去式,来到了康熙三十三年的十一月。

这一日,俪珠正在为清朝三大节之一的冬至进行相应的准备,康熙便带着一身风雪走了进来。

“三郎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身边的人是怎么伺候的?怎么没给你撑起黄龙伞?你肩头都落上雪了。”俪珠想要为康熙掸去肩上的薄雪。

康熙一把握住了俪珠的手,预期复杂:“石氏的阿玛石文炳去世了。”

“什么?太子妃之母的孝期还没有结束,现在她阿玛又殁了,这守孝一下又得再加三年,那时候,太子都二十三四了。”

俪珠的神色颇为难看:“再加上太子妃的祖父石华善也七十多了,万一太子妃的家里再来一次,那太子要等到什么时候去?难不成一等要等个五六年,等到太子三十多岁的时候才大婚?这不是让咱们大清朝廷沦为天下的笑柄吗?”

康熙很是郁闷:“也不知钦天监当时是怎么回事,究竟是怎么给石氏和胤礽看的八字,朕总觉得这两个人八字不合,要不然他们刚一订婚,怎么石氏的家族三番四次的出世?”

俪珠长叹了一口气:“如今都已经下了赐婚圣旨了,天下人都知道石氏是太子的正妃,即使二人的八字真有什么问题,现在也来不及了,只能将错就错了。”

康熙捏了捏眉心:“可是石氏与胤礽之间的大婚实在是不适合再等下去了,正如爱妻所说,若是再拖下去,大清朝廷确实要沦为笑柄了。”

俪珠坐在了康熙旁边:“那三郎准备怎么办呢?”

康熙一把抱住了俪珠:“为夫正在为此苦恼,所以想来请教一下爱妻,不知爱妻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教一教为夫。”

俪珠仔细的思索了一番,忽然有了点子:“三郎,前朝的大臣若是父母去世,是不是也要回乡守孝三年?”

康熙颔首:“不错,这称作丁忧。”

“我记得明朝不是有那种大臣的父母去世之后,帝王专门下旨不允许大臣回乡守孝的吗?貌似这种制度被称作夺情。”

俪珠提醒道:“太子妃虽然不是前朝的大臣,但是这也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不如三郎按照前朝夺情的例子,免去太子妃的守孝,如此也好让太子妃与皇太子尽快完婚。”

康熙抚掌而叹:“妙啊!朕怎么没想到这样的妙计!爱妻可真是女中诸葛。”

俪珠面露傲娇之色:“难道三郎现在才知道我的本事?”

“为夫自然知道你的本事,你比大多数的男子都有能耐。”

“三郎知道就好。”

……

第二日,康熙就下了一道圣旨,勒令石氏以月易年,只需守孝三个月即可。

三个月之后,就要尽快与太子大婚。

石家和太子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全都松了一口气。

双方一直无法大婚,不光康熙着急,太子和石家也着急的不行。

转眼进入了腊月,钮祜禄家族竟然又送进来一个女儿,用得是照顾十阿哥的名义。

康熙对此非常不爽,因此这位钮祜禄一族的贵女位分极低,只被封为庶妃,给了其答应的待遇,一时之间竟然成了整个后宫的笑柄。

连钮祜禄家族在前朝都有些抬不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