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原大明崇祯皇帝焦头烂额,心内惶然之时。
有一位皇帝,却是比崇祯更加忐忑不安。
原大明。
天顺时期。
朱祁镇呆呆的望着那悬浮半空,已经开始播放朱元璋一生经历的光幕影像,满脸茫然。
啊这....
你们选你们的,能不能别带我?
他这一生,跌宕起伏。
要是将这些年的种种,一一呈现在双大明历代皇帝和子民眼中。
那可不单单是社死那么简了。
他甚至怀疑,当自己这些年的一桩桩一件件,全都让先帝宣德皇帝看见。
他会不会直接掐死幼年时期的自己,或者直接抹在墙,从根源解决问题。
但转念一想,朱祁镇却又皱着眉头自语道:“朕没有错!”
“朕也是想效仿先祖驰骋疆场,创立不世功勋,这有什么错?”
“至于后来,朕也只是想活下去而已,想活着也是错吗?”
“至于再后来...”
说着说着,朱祁镇自觉的闭了嘴,忽然觉得,自己或许确实犯了些错误。
但事已至此,后悔又有什么用?只能静静等待着光幕播放到自己这一朝了。
......
原大明。
洪武时期。
朱元璋对于那些后世子孙或忐忑或惶恐的情绪,自然是一无所知。
他只是静静的看着光幕播放着自己的幼年经历,心中不免有些庆幸。
当年李善长、刘伯温和宋濂他们在给咱撰写即位诏书时,将他描绘的过于神圣,超凡脱俗。
幸好,朱元璋命他们进行修改,坦然的将自己放牛娃和乞丐和尚的过往经历,真切的书写进了即位诏书之内。
不然今日这些过往被大明子民亲眼目睹,免不得会对帝王权威产生质疑。
而当这些年幼时的过往经历,一一呈现在朱元璋面前之时,不免牵动起这位铁血皇帝尘封心内的酸楚。
让他逐渐红了眼眶。
光幕中,少年伏在死去的爹娘尸首前,手中紧紧攥着从地收集起来,家中仅剩的十三颗稻种,哭得撕心裂肺。
哭了很久,宣泄出心中的苦楚后,少年又求尽了那些地主乡绅,只为给爹娘谋一处安葬的坟地,却屡屡碰壁,甚至遭到棍棒驱赶!
最后终于有了个善人,大发慈悲的给少年朱元璋施舍了一块土地,让他得以安葬自己的爹娘。
挖好坑后,仅仅裹着草席的爹娘被草草葬入坑中,胡乱掩埋。
最后,只剩下一个低矮的小土包,连一寸墓碑都没有刻下。
看到这里,朱元璋终于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却怎么也擦不尽,只能抬头看向殿顶,这才让泪水无法滑落,失了帝王威仪。
朝中文武看到这里,也是纷纷红了眼眶,很多臣子也用衣袖擦拭着眼角。
且不说他们是否发自内心,这位铁血皇帝的幼年经历也足以让人潸然泪下。
但这种孤苦无依,近似绝境的起点,与如今的九五之尊,大明天子两相对比。
便也能愈发的衬托出,这位开国皇帝的艰辛与不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