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4章 我们永远缺失了一部分记忆(2 / 2)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首页

高洋将手中的牛乳一饮而尽,抹了抹嘴给李祖娥讲解着。

……

在这份“凡例”中,王锡侯告诉读者,由于本朝皇帝的名字分别是“玄烨”“胤禛”“弘历”,所以遇到这些字都需要“避讳”,少写一笔或者改成读音、字形类似的字。】

读者在本书中看到类似的不通顺的地方,需要自己加以注意。】

就是这么一条说明,王锡侯在提醒读者要避讳的时候,把玄烨、弘历等字正常写了一遍,自身却没有“避讳”。】

乾隆勃然大怒,立刻批示将王锡侯押送进京,交刑部严审治罪。】

同时下明旨严厉斥责海成玩忽职守,又下令将海成革职、交部议罪。】

审议的结果,刑部建议将王锡侯凌迟处死,家产没收,几个儿子统统处斩,其他近亲属各自处以重刑。海成斩首。】

乾隆下令“宽大处理”,王锡侯凌迟处死改为斩首,几个儿子改为斩监候、秋后处决,近亲属免罪。海成斩立决改斩监候。】

……

曹魏·魏国统一时间线

曹操擦了擦嘴角的酒渍,又倒了杯酒。

“明白了吗。”

曹丕站在曹操身后,小曹叡坐在曹操身边,舔了舔小杯子里的酒。

扭曲着脸推开酒杯,吐着舌头道:

“这老皇帝是在杀鸡儆猴。”

“他要天下官员都必须挨个扣字眼。”

小曹叡擦了擦舌头,又吐槽道:

“这人真是有病。”

“按天幕说的,他应该知道海外诸国在做什么,但他就是不管。”

“盯着这些东西搞个什么劲儿。”

曹操看了他一眼,轻笑道:

“你还没坐上那个位置。”

“等你坐上就明白了。”

……

{就是这个时候,文字狱跟他妈疯了一样席卷天下,覆盖士人与平民。}

{其实官员也知道文字狱这种事情实在是有点伤天害理。所以,只要不是真的发现赤裸裸的反清文字,相当部分官员不愿意搞得太过分,无非不拿文字狱来邀功请赏罢了。}

{但王锡侯被处斩这事真的让官场震惊了,大家不震惊文字狱,毕竟这是乾隆的常规套路。}

{但是江西巡抚因为一个不小心转眼就被免职下狱,几乎给问斩了,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以前无非是查出禁书有奖,没查出来也没啥。}

{但现在乾隆明摆着告诉天下百官,你如果不走极端,稍微有一点不注意,随时就可能从高官厚禄沦为阶下囚,甚至掉脑袋。}

{想想吧,这老头连厚厚的四十本字典的“凡例”都会仔细审阅,谁后脊梁不冒寒气啊。}

{是啊,所以乾隆想要通过王锡侯案达到的效果,完成了。}

{在这种恐惧的支配下,地方上大大小小的官员们被驱动起来。}

{他们放下手头一切工作,疯狂查抄民间一切文字,日夜不停亲自阅读这些书籍的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给自己带来灾难的文字问题。}

{真讽刺啊。}

{这点精神头,全用在对付百姓身上了。}

……

从王锡侯《字贯案开始,文字狱大案的数量开始直线上升。】

数不清的图书被源源不断地送往北京,位于紫禁城武英殿前的字纸炉不分昼夜地燃烧。】

在军机要员的监督下,这些图书全部化为灰烬,与其一同消失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诸多记忆。】

而与此同时,在欧洲,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等思想启蒙书籍正在大力印刷销售。】

瓦特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将他的改良型蒸汽机批量化生产销往全国各地。】

法国人齐弗瑞则正在试图将改良型蒸汽机用于水上运输,世界上第一艘蒸汽驱动的轮船已经开始在里昂的颂恩河上实验。】

工业革命加海上霸权的时代正在开启。】

整个欧洲社会,都在为此而疯狂。】

而对这些事情,中国的精英们一无所知。】

他们在忙于创新查抄禁书的方法。】

……

大唐。

李世民背负双手一言不发。

李承乾看着沉思的阿耶,只觉得周身的气氛越来越压抑。

“唉……”

随着李世民的突然长叹,压抑的气氛随之不见。

他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无奈道:

“看来,朕是出不了长安了。”

“那些仗,以后就由你来打好了。”

李承乾一时没明白什么意思。

李世民也没明说,只是说完之后就走出望云亭,冲身边的宦官道:

“召集百官。”

“太极殿议事。”

……

大宋·仁宗时期

赵祯看着众臣,正色道:

“朕打算效仿明成祖,派人下西洋。”

众臣对视几眼。

欧阳修率先垂范,行礼道:

“陛下欲行教化与海外,臣等莫不尽心尽力。”

一旁的武将们觑着眼看着这帮人。

这么快就找好出师之名了?

“唯有一点,这劳师之举若是被北辽所知,大举来犯又该如何是好。”

赵祯犹豫了一下,试探道:

“不是有百年和平吗?朕看辽国很信守承诺啊?”

文臣武将俱都沉默了。

赵祯看着众人不言,也明白自己有些幼稚了。

“唉……从长计议吧。”

……

大明。

“干他娘!”

朱元璋一拍桌子,满脸怒色。

“怎么海外诸国突然就弄什么工业时代了?!”

“来个前因后果都没有!”

“咱难道还能大海捞针不成!”

马皇后轻轻抚着他后背,缓声道:

“你先别急,急也没用。”

“目前看来还得是两条腿走路。”

朱元璋与朱标看向马皇后。

马皇后竖起两根手指。

“一是海禁,二是西域。”

“海路陆路,双向出使海外。”

“咱们大明对外实在一无所知,不能这样下去了。”

朱元璋与朱标对视一眼,同声道:

“百年之计。”

……

浙江巡抚下令政府所有教职人员返回老家,深入亲戚朋友家中,宣传交出违禁图书的必要性,并且把缴书的成绩作为将来升官的依据。】

受此启发,各地官员也纷纷让下属深入穷乡僻壤、山村农户,挨家挨户搜查藏书。】

整个大清王朝几乎被翻了个底朝天。】

理所当然的,民间也跟着陷入了恐慌。】

家家户户都深知,藏有可能带有违禁文字的书籍随时会给自己带来杀身灭族之祸。】

不用等到官吏前来查抄,很多人就自己在家里先找一遍,把能找到的书籍不加区分一律烧毁,以免给自己带来灾难。】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闭上眼睛,强压着怒火。

六国文化为何在咸阳宫被付之一炬后就烟消云散了?

就是因为秦始皇禁六国史书!

民间惶恐!

“乾隆毁掉的,不仅是违禁思想。”

刘恒睁开双目,森然道:

“而是思想文化本身。”

……

根据历史学家的估计,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官方共销毁了大约十五万册图书。】

而民间因为恐慌而自行销毁的图书数量则完全不可估计。】

此外,在被销毁的书单中,还有明代大量的军事书籍。】

因为这类书籍里边关于汉族和少数民族作战的记载实在是太多了,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文字犯忌讳的地方。】

满洲人警惕汉人利用这些兵法和科技,清朝的时候,民间练武都只许练拳脚不准练兵器,各种兵书自然也需要加以禁绝。】

兵法之类的东西烧了也就烧了,问题是军事书籍中间还有许多军事科技的记载,也随之消失。】

……

大宋。

“砰!”

赵匡胤面无表情的捶翻手边石桌。

这些都只是明面上的损失,真正的损失是潜在的!

军事科技不仅是用来打仗,它也是一个国家科技知识的重要载体!

历史上诸多重要的技术进步都来自军事领域!

军事科技的失传,对一个国家的文明进步同样也是巨大的损失!

这是传承!

是南北朝与五代十国都没达成的毁灭!

“战争在思想文化领域延伸,以军事暴力为后盾向思想文化开刀。”

赵匡胤怒气难遏!

“其根本目标就是消灭因战争所带来的合法性质疑!”

“你可真是……”

赵匡胤突然灵光一现,下半句话怎么也没说出口。

因为他突然发现,除了汉朝以外。

历朝历代对前朝都是这么做的。

只是没做的像乾隆那么绝罢了。

……

消灭记忆的工作做得很细,连地方志也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和重新编辑。】

乾隆亲自审查过新编的地方志,确保关于入关屠杀等各种对清朝不利的记录都被删除得干干净净。】

参加过抗清斗争或者卷入过“文字狱”的文人言行也不准出现在地方志中。】

明朝编写的大批地方志于是失传。】

由于我们已经看不到这些文献,也就不知道我们今天对明朝的认识有哪些缺失。】

就好像一个失去某些记忆的人。】

他当然不会知道自己到底忘记了什么。】

元宵节快乐!

根据自古以来的习俗,元宵节当然是要去热闹的地方玩了!

拜托,古代这天都不宵禁的。

别在家里待着了!

快出去玩!

(本章完)